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查房汇报人:
疾病介绍01病史简介02护理评估03护理问题与措施04护理效果评价05讨论与总结06目录CONTENTS
01疾病介绍
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机制缺血性脑卒中由脑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缺血,引发神经元损伤和脑组织坏死。这一过程涉及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血栓形成过程血栓形成始于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流。随后,缺血区域发生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加重脑损伤。缺血级联反应缺血触发级联反应,包括钙离子超载、自由基生成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脑组织损伤。
主要风险因素数据风险因素分析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风险因素,占比70%。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分别占比30%和25%,需重点关注。高血压影响高血压患者血管壁长期承受高压,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糖尿病关联糖尿病引发代谢紊乱,加速血管病变,显著提升脑卒中发病率,需加强血糖控制。
临床表现特点临床表现特点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和意识障碍,发病时间窗通常在6小时内,需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改善预后。
流行病学数据123发病率概况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50例/10万人,死亡率达20%,表明该疾病对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风险因素分布主要风险因素中,高血压占比70%,糖尿病占比30%,高脂血症占比25%,提示需加强相关疾病的防控。时间窗特点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以突发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为主,发病时间窗为6小时内,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02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020301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男性,65岁,体重70kg。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NIHSS评分8分。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血压180/100mmHg,血糖8mmol/L。入院检查结果头颅CT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实验室检查血糖偏高。患者生命体征:血压180/100mmHg,心率80次/分,体温36.5°C,血氧饱和度95%。既往病史患者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史5年,血糖管理需加强。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血糖8mmol/L,提示需强化治疗。
主诉与现病史主诉与现病史患者65岁男性,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入院。NIHSS评分8分,提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既往有10年高血压史和5年糖尿病史。入院检查头颅CT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实验室检查血糖8mmol/L。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分析患者发病处于6小时时间窗内,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高血压及糖尿病为主要风险因素,需重点关注。
既往病史病史概述患者65岁男性,体重70kg,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既往有10年高血压和5年糖尿病病史,血压控制不佳,血糖偏高。既往病史患者长期患高血压,血压维持在180/100mmHg,糖尿病病史5年,血糖控制欠佳,入院时血糖为8mmol/L。入院检查头颅CT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实验室检查血糖8mmol/L,NIHSS评分8分,提示中度脑卒中。
入院检查结果010203头颅CT检查头颅CT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明确缺血性卒中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糖8mmol/L,提示糖尿病控制不佳,需调整降糖方案以降低卒中风险。综合评估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03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评估010203生命体征监测患者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心率80次/分,体温36.5°C,血氧饱和度95%。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确保病情稳定。血压管理通过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心率稳定在75次/分,显示治疗效果显著。血氧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无低氧血症发生,表明气道管理和吸氧措施有效,未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010203神经系统评估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估患者意识水平,结果为15分,表明意识清醒。右侧肢体肌力2级,提示运动功能严重受损。言语功能评估患者言语功能受损,表现为表达和理解能力下降。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失语症,以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吞咽功能评估通过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结果为阳性,提示呛咳风险高。需采取鼻饲喂养等安全措施,防止误吸。
NIHSS评分细节010203NIHSS评分构成NIHSS评分包括意识水平、凝视功能、运动功能等11个项目,每项0-4分,总分42分,用于评估脑卒中严重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项目详解意识水平评估患者清醒程度,凝视功能检测眼球运动,运动功能评估肢体力量,言语功能检查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评分临床意义NIHSS评分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及预测预后,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预后越差。
吞咽功能评估132吞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