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习题库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在前人著作基础上补充了太子参、于术、西洋参、冬虫夏草、银柴胡、鸦胆子、金鸡勒等药的著作是
A、《药物化义》
B、《本草纲目》
C、《本草经集注》
D、《本草纲目拾遗》
E、《证类本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草纲目拾遗》是赵学敏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而著成,补充了太子参、于术、西洋参、冬虫夏草、银柴胡、鸦胆子、金鸡勒等药。
2.能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A、牡蛎
B、蒺藜
C、石决明
D、赭石
E、珍珠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赭石具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的功效。蒺藜主要功效是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珍珠母功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石决明功效为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牡蛎能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故能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赭石。
3.绞股蓝的功效是
A、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B、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C、补气生津
D、健脾化湿,消暑解毒
E、补气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绞股蓝具有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它能健脾化湿,对于脾胃功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祛痰止咳,有助于缓解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还能清热解毒,对一些热毒病症有一定的缓解功效。
4.既能治寒闭神昏,又能治热闭神昏的最佳药是
A、麝香
B、牛黄
C、石菖蒲
D、蟾蜍
E、苏合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苏合香性温,为治寒闭神昏之要药;牛黄性凉,善治热闭神昏;蟾蜍、石菖蒲一般不用治闭证神昏。
5.川贝母的功效是
A、润肺止咳
B、降气祛痰
C、凉血止血
D、利气散结
E、祛痰排脓
正确答案:A
6.能退虚热,清肺火的药物是
A、鱼腥草
B、黄芩
C、石膏
D、地骨皮
E、穿心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地骨皮甘寒清润,能清虚热,又能清泄肺热,常用治阴虚发热、盗汗骨蒸及肺热咳嗽等证。鱼腥草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穿心莲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燥湿;石膏主要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黄芩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这几种药物均无退虚热、清肺火同时具备的特点。
7.南沙参、北沙参均有的功效是
A、养胃生津,清心除烦
B、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C、润肺滋阴,补脾益气
D、滋补肝肾,明目退翳
E、滋肾除热,润肠通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南沙参和北沙参都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南沙参还能化痰、益气;北沙参相对更侧重于滋阴。选项A中清心除烦不是两者共有的功效;选项C中补脾益气不是两者的共同功效;选项D中滋补肝肾、明目退翳不是两者的功效;选项E中滋肾除热、润肠通便也不是两者的功效。
8.桑叶与菊花除疏散风热明目外,还均能
A、平肝
B、止血
C、止咳
D、润肺
E、解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明目,还均能平肝。桑叶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能清热解毒。二者均无止血、止咳、润肺、解毒之功,故答案为A。
9.痰盛壅肺,宜选用的药物是
A、川贝母
B、半夏
C、瓜蒌
D、白芥子
E、桔梗
正确答案:D
10.既能益气养阴,又能补脾肺肾的药为:
A、白术
B、人参
C、大枣
D、西洋参
E、山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要作用于脾胃;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侧重于补元气;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主要在气阴两补且偏于清热;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侧重于补中焦气血。
11.治湿温病混浊蒙蔽清窍所致窍闭神昏,首选的药组是
A、郁金、石菖蒲
B、牛黄、地龙
C、藿香、佩兰
D、郁金、明矾
E、砂仁、豆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湿温病混浊蒙蔽清窍所致窍闭神昏,治宜选用芳香化湿、醒神开窍之品。郁金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石菖蒲能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二者合用,可增强化湿开窍之功,适用于湿温病窍闭神昏之证。藿香、佩兰主要用于解暑化湿;砂仁、豆蔻主要用于化湿行气、温中止呕;郁金、明矾主要用于治疗痰热蒙蔽心窍;牛黄、地龙主要用于清热熄风等,均不符合题意。
12.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
D、甘,淡,寒
E、酸,咸,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其性味多为辛、甘、温,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选项A中凉性药物作用趋向多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