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3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幻灯片.ppt
文件大小:1.63 MB
总页数:8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2.41千字
文档摘要

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药物引起效应的初始反应

动因;3.2.药物效应分析;兴奋:原有功能水平加强。

抑制:原有功能水平减弱。;二、直接作用与间接影响;三、选择性;3.3量效关系;3.3.1、量效关系

;3.3.2.药理效应类型;3.3.3量反应量效曲线;;某药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0.1;质反应的量效关系曲线;呼吸衰竭;如横座标采用对数剂量一般为正态曲线。

如纵座标改用累加阳性频数也可得到S型曲线。;基本概念:;3、***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

TI=LD50/ED50药物安全性;3.3.4构效关系(SAR);手性药物与光学异构体;药物作用机制:产生药物效应的初始反应与

中间环节。

1、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抗酸药。

2、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VitA-夜盲症。

3、对神经递质、介质或激素等产生影响。

麻黄碱-NA↑,甲苯磺丁尿-胰岛素↑。;(1)酶:抑制、激活、诱导。

(2)离子通道:

(3)受体:普遍作用。

(4)影响载体分子:丙磺舒-治疗痛风。;5.基因治疗

选择性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

选择性基因修饰

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修饰、转导、体内表达

;;一、受体(receptor)与配体(ligand);1878;Langley首先提出“接受物质”概念。;(二)目前认为的受体:;3、存在部位:

细胞膜、细胞浆、核。

4、亚型:某些受体存在亚型。

如:α-R:α1、α2;

β-R:β1、β2。;二、受体动力学;(一)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RT]=[R]+[DR];结合率r==;(二)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三)受体学说;不足:

1、有的占领受体不起效。

2、有些药物,发生最大效应时只占领

少量受体(1%-5%)。

修订:

药物与受体结合是否起效,不仅取决于亲和力,还取决于是否有内在活性(效应力)。;1.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

亲和力=1/KD,亲和力指数pD2=-logKD

2.内在活性:药物引起药理效应能力,又称

效应力。

;;E;E;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2.拮抗药(antagonist):

有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0)。

部分拮抗药:

以拮抗为主,同时又有一定内在活性,

表现一定激动受体作用。;;竞争性拮抗剂B使激动药A的量效关系曲线平行右移。;拮抗指数(pA2);

与受体结合牢固,分解很慢或不可逆

不能达到原有Emax,EEmax

量效曲线右移,斜率变低,最大效应减弱;非竞争性拮抗剂C使激动药A的量效关系曲线高度下降。;A、C可结合同一受体的不同位点;2、速率学说:;3、二态模型学说:;

;(四)、药物-受体相互作用

后的细胞反应;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_1;四、受体调节;上调:;下调:;药物耐受性:;3.6药物的治疗作用

与不良反应;3.2.1治疗作用

;3.2.2不良反应

;1.副作用(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继发反应;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6.特异质反应(高敏性):;第4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及合理用药;4.1机体因素;一、年龄:

1.小儿:

2.老人:

二、性别:妊娠、哺乳妇女。

三、病理状态:肝、肾功能影响。

四、遗传因素:

五、精神与心理因素:安慰剂。;六、昼夜节律:;4.2药物因素;一、联合用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