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针刀镜技术临床运用审查报告.doc
文件大小:1.4 M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4.32千字
文档摘要

免疫吸附的运用审查报告

一、免疫吸附是血液净化的治疗的一项新技术。

(一)血液净化(Bloodpurification):

是指机械、电子的装置,理化、生物原理,来清除体内或血液内过多积聚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机体内环境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

A、透析:Dialysis

血透(HD):序贯透析,单纯超滤、高效透析,高流量透析

腹透(PD):CAPD、IPD、CCPD、NPD、APD

B、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CAVH、CWH

C、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Itration(H.D.F)、CAVHDF、CWHDF

D、血浆灌流:Hemoperfusion(HP)

E、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Plasmapheresis(P.P)

F、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

(三)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

血浆吸附(PlasmaadsorptionPA)

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通过血泵引出,先经过膜式血浆分离器使血浆和血液有形成分(血球,血小板)分离,再经过第二个血泵,使血浆通过含有特殊配体的免疫吸附柱,经过异性吸附作用,清除血浆内的致病物质(补体和致病的免疫复合物),达到净化体内环境,恢复正常的免疫状态。

I.A的实质:膜式血浆分离+血浆灌流

原理:血浆分离+特异性的吸附

血浆吸附图模拟图

血液泵血液入口

血液泵

肝素钠组件

肝素钠组件

静脉压监护气泡传感器

静脉压监护

气泡传感器

血液出口阻流夹

X除泡

X

除泡器

血液管路连接图

I.A中关键性装置是“吸咐柱“(吸咐器),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A吸附柱包括载体:

1、载体(Carriermaterial):有吸附功能的材料(如:琼脂糖凝胶、聚乙烯醇珠等)

2、配基(Ligand):是指高选择性,特异性抗体,抗原(生物亲和性)或特定亲和力的物质,(物理化学亲和型)

B、生物亲和性:吸附特异性强,但原料供应、制备、纯化、消毒、储存等均困难。

C、理化亲和性:吸附特异性相对教差,但活性稳定,生产制备方便,易于推广。(目前常用)

对吸附柱的要求:

1、吸附应具选择性或特异性。

2、在体液(如血浆)中无毒,无害。

3、不激活补体和凝血系统,不致敏。

4、极少配基离解,脱落,也不溶解。

5、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消毒。

6、能再生,成本不应太高

常用配体

可吸附的物质

可治疗的疾病

蛋白A(Protein-

IgG1、2、4(100%)、IgG3(30~80%)

IgM(56%)、IgA(69%),抗乙酰胆碱抗体抗-HLA抗-GBM、抗体等

RPGN,抗GBM肾肉芽肿,血友病高敏的肾移植患者,特发性NS,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症

多克隆绵羊抗核抗体

所有免疫球蛋白及亚型有相近的结合体

同上

色氨酸(TR350)

抗乙酰胆碱抗体、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ANCA抗体

重症肌无力、SLE、类风关、ANCA相关的血管炎

苯氨酸(PH350)

抗脱髓鞘因子、抗DNA抗体、免疫复合物

慢性胶髓鞘神经根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类风关

硫酸葡萄糖

主要:LDL抗体;其次:C3a及其他补体抗磷脂抗体、抗RNP、抗AT-Ⅲ抗体

家庭性高脂血症、闭塞性A硬化、SLE、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化症

苯乙烯聚合物

胆红素、胆汁酸

黄胆、术后肝损、重症肝炎

常用吸附柱的功能和应用

血浆吸附器

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

1979年,美国学者Terman等制备活性炭DNA免疫吸附剂并成功救治1例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开创了免疫吸附治疗的先河。1985年蛋白A免疫吸附疗法在瑞典进行首次临床使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