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的应用解剖(2)第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概述Theintroductionofthehand据资料表明,失去一只手,丧失劳动力40%;失去一双手,丧失劳动力80%,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可以看出,防治手的疾患,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掌握手在功能上和结构上的特点,否则很难有效地处理好手的外伤和疾病。第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手的功能1.运动器官手以腕骨、掌骨、指骨及连接为枢纽,以手内、外肌为动力,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可以完成各种精细复杂的运动。2.感觉器官手的掌侧面,特别是末节指腹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分布。通过手的触摸,不仅可以感受痛、温度、触、压等各种刺激,而且还可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等(即实体觉和两点间辨别觉)。第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手的结构为适应功能上的需要,手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和完善。体现在下述两点上。1.手的范围不大(占体表皮肤面积的2%),但结构的种类和数目繁多,而且安排紧凑,关系复杂。因此,一旦受伤、感染时,受累结构之多是可以想象的。2.手除上述结构之外,在其周围还有脂肪组织、结缔组织等包裹,这些组织与手的功能相适应,分化出一系列结构,包括脂肪垫、筋膜、滑膜、腱鞘、韧带和腱旁组织等,它们在手统称为支持性结构,这些结构在保证手的功能和完成手的各项运动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第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手掌Thepalm(一)皮肤特点1.厚而坚韧,移动性小。2.从组织学上看,手掌皮肤有丰富的汗腺,但无毛囊和皮脂腺。3.皮肤的乳头层内丰富的血供和神经末梢。4.手掌皮肤上有皮纹。腕远侧横纹:相当于腕中关节线,适平腕横韧带的近侧缘,其中点深面正对掌长腱。鱼际纹:远侧端弯向掌桡侧缘,适对示指掌指关节;近侧端与腕远侧横纹中点相交其深面有正中神经通过。第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浅筋膜特点1.掌心部分较厚,形成脂肪垫,而在两鱼际处较薄。2.内有许多垂直的纤维隔,将皮肤与深筋膜紧密相连。故皮肤移动性较小;由于此特点,在外伤时不能轻易将皮肤割掉,以免缝合时困难。3.有许多细小的浅动脉,但伴行静脉较少。浅静脉和浅淋巴管吻合成网,因手掌侧握持时常受压,故手掌的血液和淋巴除正中部分流向前臂外,其余均流向手背,并经指蹼间隙与深静脉,深淋巴管相交通。4.在手尺侧小鱼际表面的浅筋膜中有一块退化的皮肌,即掌短肌(受尺神经支配),此肌收缩可使皮肤皱折,在攀援动物此肌较发达。第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深筋膜特点1.在腕前区增厚形成两条韧带(1)腕掌侧韧带(2)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腕管(Thecarpalcanal):腕骨沟与腕横韧带之间的间隙,内有有十二个结构通行。腕尺侧管(Theulnarcarpalcanal):位于腕横韧带与腕掌侧韧带之间,内有尺神经、动脉、静脉通过。腕桡侧管(Theradialcarpalcanal):腕横韧带分层之间,其内有桡侧腕屈肌腱。第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深筋膜在手掌中央部形成掌腱膜(thepalmaraponeurosis)特点(1)为厚而致密的腱性组织。(2)由纵横交织的纤维构成。(3)呈三角形。指蹼间隙Web`sspaces(theassociationforamina)的交通:向近侧:可通手掌深层间隙。向远侧:可随蚓状肌管通向指背。向浅层:可通手掌皮下。向背侧:可通手背皮下。第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手掌指蹼处刺伤时,可引起指蹼间隙的感染,此区的脓肿可形成哑铃状,即在皮下和掌间隙层分别形成脓肿,此外,感染易可沿蚓状肌管蔓延至手背,由于手背皮肤及皮下组织疏松,故手背处肿胀明显,但检查时最疼的地方仍在掌侧。掌腱膜可因某种原因发生挛缩。治疗,早期手术切断或切除病变的掌腱膜。(4)两侧与鱼际、小鱼际筋膜相延续,在鱼际的尺侧和小鱼际的桡侧向深层发出两片肌间隔,分别附于第一和第五掌骨,此即掌内、外侧隔(亦称内、外侧肌间隙),这两片肌间隔与掌的深筋膜共同将手掌深层分为三个骨筋膜鞘(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