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诊断报告一致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对2021年青海省部分医疗机构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NationalNotifiableDiseaseReportSystem,NNDRS)报告的33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住院病例诊断信息进行复核,分析其报告一致性和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采用典型调查法,于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对2021年青海省32家医疗机构报告的3368例乙肝住院病例进行研究。通过复核病例诊断信息,结合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报告分类与复核分类的一致性,并对一致性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急性、慢性、未分类报告分类与复核分类一致性较差(Kappalt;0.40);急慢性复核一致性较差(Kappalt;0.40)。影响复核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有医疗机构级别、患者性别、职业、既往史及初次发病诊断单位。省级医疗机构报告的一致性较高,男性病例和牧民病例的一致性优于女性病例及其他职业。有既往史的病例复核一致性优于既往史不清楚的病例。结论2021年青海省医疗机构乙肝病例诊断报告一致性较差,存在分类不准确和重复报告的问题。建议加强医疗机构培训与监督,规范填写“附卡”信息,推广乙肝核心抗体–IgM检测,改善急慢性乙肝的分类诊断,全面提升乙肝病例诊断与报告的准确性。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复核一致性;准确性;影响因素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常见的、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乙类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主要是降低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而导致的相关发病与死亡,其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敏感而准确的乙肝监测报告系统[1]。现阶段,乙肝监测报告是依靠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NationalNotifiableDiseaseReportSystem,NNDRS)实现,相关研究显示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报告准确性不高,存在重报、错报和分类错误等问题[2-4]。近几年,研究者关注的乙肝病例相关研究重点是重复报告问题,而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复核分类一致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收集青海省部分医疗机构通过NNDRS报告的乙肝住院病例资料,重点分析医疗机构乙肝病例网络直报乙肝住院病例的诊断报告准确性,为提高青海省乙肝监测报告数据质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于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对2021年青海省NNDRS系统上报病例较多的不同级别32家医疗机构报告的所有乙肝病例开展调查评估。本研究共纳入3368例乙肝住院病例。本调查已获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2021年NNDRS上报的乙肝病例;②可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中搜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体征、血清学检测结果、影像等资料。
1.2.2排除标准①NNDRS系统中病例身份证号与病历资料中不一致;②姓名相同但病例诊断非NNDRS系统上报的疾病类型(除乙肝外的其他疾病);③证件号相同但病理诊断非NNDRS系统上报的疾病类型(除乙肝外的其他疾病);④极少参与乙肝诊断与传染病报告科室的乙肝病例。
1.3数据收集
从NNDRS中下载2021年乙肝病例信息,通过HIS查询乙肝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和乙肝核心抗体–IgM(hepatitisBcoreantibodyIgM,抗–HBc–IgM)的检测结果、病例的急/慢性诊断结果(病例的诊断结果以临床医生的诊断为准)和病例的报告信息等。
1.4复核结果的判定
根据《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WS299-2008)》[5]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6]要求,对病例分类进行复核,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网络报告。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2021年NNDRS报告乙肝病例及其复核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应用Kappa检验评价乙肝报告分类和复核分类的一致性,Kappagt;0.75为一致性较好,Kappa0.40~0.75为一致性一般,Kappalt;0.40为一致性较差[7]。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本研究共调查青海省32家医疗机构2021年报告的3368例乙肝住院病例,其中省级医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