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幸福癌”?
近日,知名歌手、网络主播冯提莫透露自己患甲状腺癌并已做手术,相关话题在微博引发热议。有网友评论,万幸甲状腺癌比较温和;还有一些网友表示,对体检查出的甲状腺疾病感到害怕。和其他部位的肿瘤相比,甲状腺癌的确“性格”温和,导致的死亡率较低,因此被不少人称为“幸福癌”。但“幸福癌”也有凶险的一面,患者万不可掉以轻心。本期名医谈病就来谈谈——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增加,我国甲状腺癌同样增长迅速,其中城市显著高于农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2022年,中国癌症中心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跃升为我国发病率第七位的常见癌症。其中,女性人群的发病率在16年中飙升了20倍,并大有赶超乳腺癌之势。
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但“性格”温和,导致的死亡率很低,因此被很多人称为“幸福癌”。美国1950-2004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但死亡率反而降低了44%。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病理分型主要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不同类型的术后差异很大。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最常见,约占80%,及时治疗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幸福癌”也有凶险的一面,如若掉以轻心,病情一旦到中晚期,进展会非常迅速,临床上这样的案例很多。
甲状腺的体积虽不大,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前方,是一个类似于“铠甲”的红棕色腺体,由左右两叶、峡部及锥状叶三部分组成。甲状腺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对各种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等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调节身体对其他激素的敏感度,在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方面担当重任。
甲状腺是由众多甲状腺滤泡组成的,也就是说,是甲状腺滤泡产生了机体不可缺少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滤泡的上皮细胞有强大的吸收碘化物的能力,碘化物吸收后被氧化成为有机碘,以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而甲状腺癌就是指甲状腺滤泡上皮或者是滤泡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研究发现,甲状腺癌的发病可能与碘的缺乏与过量、放射线照射及遗传因素有关。高危因素有:(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2)全身放射治疗史;(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卡尼综合征、维尔纳综合征和加德纳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4)甲状腺结节1厘米,且结节生长迅速者;(5)甲状腺结节1厘米,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6)甲状腺结节1厘米,伴颈部淋巴结肿大;(7)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8)RET基因突变。
据2021年最新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9位,我国肿瘤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男性,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甲状腺癌发病率为何增长这么快?在高危因素没有明显增多的情况下,确诊人数大幅上升可能与超声检查等现代诊断技术的广泛使用有关:(1)检查设备更先进了。医学技术飞速进步,检查设备精细度大幅提高。现在彩超的精准性和敏感性远优于过去,即便是2~3毫米的小结节也能清晰检出,导致原来没发现的疾病如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癌)被发现。(2)甲状腺癌筛查普及。过去颈部超声不作为常规体检的筛查项目,现在甲状腺癌彩超普及了,筛出的病例相对就多了。诊断技术提升让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不一定是坏事,早发现、早诊断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大多数甲状腺癌在早期没有临床症状,多数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及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颈部有固定的结节、出现突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不明原因咯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高风险人群则应定期筛查。
4步教你自查甲状腺:一站,端正站在镜子前,全身放松;二看,观察自己的脖子,看看是否较往常有变化,比如是否变粗了,或者是否有凸起;三摸,用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放在气管两侧,用指腹轻放在皮肤上触摸,感受是否有肿块,肿块是否滑动;四吞咽,尝试吞咽口水,感受一下是否有腫块及肿块是否随吞咽上下活动。注意:如果发现与平常情况不同的现象,建议去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
甲状腺出现什么症状要去医院检查?(1)颈部增粗或出现肿块,可能是甲状腺发生病变,应进行B超等检查明确肿块的大小和性质。(2)甲状腺部位出现疼痛症状,可能是甲状腺急、慢性炎症;如果甲状腺部位疼痛,且伴有声音嘶哑等表现,应尽快就诊。(3)无缘无故出现情绪异常波动、特别怕冷或怕热、失眠、消瘦、心跳过快等情况,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应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4)出现意志消沉、嗜睡、怕冷、皮肤干出汗少等表现,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大部分的甲状腺癌生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