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要点演讲人:日期:
目录02护理评估规范01疾病基础认知03临床护理措施04症状管理策略05康复指导内容06长期随访管理
01疾病基础认知
链球菌感染后,诱发免疫反应,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致病,或种植于肾小球的抗原与循环中的特异抗体相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激活自身免疫反应及补体系统,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并吸引炎性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机制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细胞肿胀、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肾小管内可见蛋白管型、红细胞管型及颗粒管型。病理类型0102病理机制解析
血尿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常为起病的首要症状,多为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也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持续时间不等。大部分患者有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并可伴腹水及胸腔积液。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但蛋白尿的多少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多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水钠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典型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说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典型临床表现,伴有或不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同时排除其他急性肾炎综合征后,可确立诊断。01特异性检查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升高,血清C3动态变化(8周内恢复正常),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同时,肾脏活检也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但需注意其创伤性及适应症。02
02护理评估规范
每日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评估感染风险。体温生命体征监测每日测量血压,注意有无高血压或低血压,以及血压波动情况。血压监测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异常情况。心率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评估有无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呼吸
尿量记录每日尿量,观察尿量的变化,判断肾功能状况。尿液异常观察尿色观察尿色是否清亮,有无血尿、蛋白尿等异常。尿比重测定尿比重,评估肾脏浓缩功能是否正常。尿沉渣检查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以确定病情急性肾损伤评估患者肾功能,及时发现急性肾损伤,预防尿毒症等严重后果。高血压脑病监测血压变化,警惕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心力衰竭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肺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电解质紊乱关注患者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并发症风险筛查
03临床护理措施
密切监测尿量及尿比重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尿量及尿比重,以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情况,适当补充或限制钠、钾等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防止水肿加重和心力衰竭。液体平衡管理
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补充因蛋白尿而丢失的蛋白质。高蛋白饮食根据患者的尿量和水肿情况,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限制水摄入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症状。低盐饮食饮食控制方案
用药指导原则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减轻肾脏负担。利尿剂可用于缓解患者水肿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抗感染治疗慎用利尿剂
04症状管理策略
水肿缓解方法限制水、钠摄入,水肿严重时需无盐饮食。饮食调节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卧床休息按医嘱使用利尿药物,以缓解水肿症状。利尿药物应用
高血压控制要点每日定时测量血压,以了解血压波动情况。限制盐的摄入,饮食宜清淡,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定时监测血压合理饮食药物治疗
避免感染源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感染预防措施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适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感染高发季节,可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定期复诊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病灶05康复指导内容
在急性期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病情恢复。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活动强度建议进入恢复期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遵循医嘱
尿量监测尿液颜色观察血压监测肾功能检查患者应定期记录尿量,以了解肾脏排泄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患者应观察尿液颜色,如出现红色、茶色等异常颜色,应及时就医。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肾脏负担。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了解肾脏状况,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