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羊水胎粪污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结局
[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羊水胎粪污染(meconium-stainedamnioticfluid,MSAF)的危险因素及早产儿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分娩的胎龄lt;37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31例MSAF患儿为MSAF组,同期住院无MSAF的早产儿按1∶1比例随机配对选取胎龄–体质量相匹配的31例早产儿为非MSA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早产儿母亲孕期及围产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相关因素的差异;比较两组早产儿并发症情况及临床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MSA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胎龄lt;37周的早产儿387例,其中合并MSAF的早产儿31例,早产儿MSAF发生率8.0%。MSAF组高龄产妇、胎膜早破gt;18h、产前发热、孕期胆汁淤积发生率高于非MSAF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症、出生后6h内白细胞计数≥30×109/L可增加早产儿的MSAF发生率。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AF组患儿生后6h内白细胞计数≥30×109/L、超敏C反应蛋白gt;0.8mg/L、白细胞介素6gt;6pg/L比例高于非MSAF组。MSAF组患儿的宫内感染性肺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高于非MSAF组。结论高龄产妇、宫内感染、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可能是早产儿MSAF的主要危险因素;MSAF早产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喂养不耐受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更高,且住院时间更长。
[关键词]早产儿;羊水胎粪污染;危险因素;并发症
羊水胎粪污染(meconium-stainedamnioticfluid,MSAF)是一种胎儿存在危险的警示信号,常与不良的围生期结局相关[1]。在所有分娩中,MSAF发生率为5%~2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足月儿及过期产儿,早产儿MSAF的发生率为4.2%~16.2%[2-3]。目前主流观点普遍认为MSAF与胎儿宫内缺氧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胎儿吸入胎粪污染的羊水可导致气管阻塞、呼吸道感染、缺氧缺血,并继发损伤其他脏器功能[2,4]。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早产儿MSAF可导致更为严重的临床后果[5-6]。目前尚无确切有效可预防MSAF的措施,尤其针对早产儿MSAF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分娩的早产儿MSAF临床特点和结局,旨在加强对早产儿MSAF相关风险因素的早期识别,提高临床预警能力,提升早产儿MSAF的综合诊治能力,减少对孕妇和早产儿的不利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lt;37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本院出生;②胎龄lt;37周。排除标准:①特殊情况无法获取出生体质量、胎龄等信息导致病历资料不完整者;②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染色体病或先天畸形者等。本研究经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审批号:LL-2024-0025)。
最终纳入胎龄lt;37周的早产儿共387例。将31例MSAF患儿设为MSAF组,选取同期住院无MSAF的早产儿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scorematching,PSM)进行1∶1精确匹配,均衡两组患儿的胎龄和体质量差异,共匹配31例设为非MSAF组。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电子数据系统。收集患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①母亲资料:年龄、是否初产妇、分娩方式、胎膜早破、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孕期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胆汁淤积症等);②新生儿资料:胎龄、性别、出生是否有活力、是否胎儿窘迫、出生体质量、出生后5min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H值、碱剩余(baseexcess,BE)值、乳酸值]、外周血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及住院天数。
1.2.2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新生儿学》,胎便排入羊膜腔内污染羊水,使其变得浑浊,经临床医师检查产妇羊水性状、颜色等确诊MSAF[4,7]。新生儿败血症、宫内感染性肺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等临床并发症的诊断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诊断标准[7]。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