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骨科病房日常护理规范.pptx
文件大小:3.7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04千字
文档摘要

骨科病房日常护理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专科操作规范

03

感染预防控制

04

康复训练管理

05

病情观察重点

06

患者家属指导

01

基础护理要点

01

基础护理要点

PART

生命体征监测频率

每日测量4次,特殊情况随时测量。

体温

每分钟测量1次,异常时随时测量。

脉搏

每分钟测量1次,异常时随时测量。

呼吸

每日测量1次,特殊情况随时测量。

血压

患者体位摆放标准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截石位

适用于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患者,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适用于昏迷且有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较多的患者,以及臀部有伤口的患者。

适用于脊柱手术后或背部有伤口的患者,以促进伤口愈合。

适用于会阴部手术或检查,以及肛门部位有伤口的患者。

皮肤完整性维护措施

定期翻身

保持床单位清洁

抬高肢体

伤口护理

每2小时翻身1次,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床单、被褥等保持清洁、干燥、无皱褶。

下肢用软垫抬高,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02

专科操作规范

PART

定期检查外固定装置

皮肤护理

检查外固定装置的稳固性,确保夹板、石膏等外固定器材无松动、断裂或移位。

观察外固定装置与皮肤接触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及感觉,及时发现压疮、溃疡等皮肤问题。

外固定装置护理流程

清洁与消毒

保持外固定装置的清洁干燥,定期对外固定装置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预防感染。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调整外固定装置、应用止痛药等。

牵引治疗观察要点

牵引装置检查

检查牵引装置的稳定性、滑轮和绳索的完整性,确保牵引装置正常运行。

牵引重量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指示,适时调整牵引重量,确保牵引效果。

牵引角度和方向

保持牵引角度和方向的正确性,确保牵引力量作用于正确部位,避免不当牵引导致的并发症。

神经血管观察

密切观察牵引部位的感觉、血运和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支具佩戴调整指南

支具的选择与佩戴

皮肤护理

支具的调整

活动与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支具类型和尺寸,并确保支具佩戴舒适、稳固。

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舒适度,适时调整支具的固定位置和力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支具与皮肤接触部位应放置柔软的衬垫,以减少摩擦和压力,避免皮肤损伤。

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康复情况,合理安排支具佩戴期间的活动和锻炼,以促进功能恢复。

03

感染预防控制

PART

伤口换药操作规范

伤口清洁与消毒

无菌操作原则

伤口评估与记录

适时更换敷料

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清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无菌敷料和器械进行换药。

观察伤口情况,评估愈合进度,并记录换药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根据伤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手卫生执行标准

洗手时机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处理污染物后等情况下,需进行手部卫生。

01

洗手方法

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流动水、肥皂或手消毒液等清洁双手。

02

手套使用

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可能污染的情况下,应佩戴手套进行操作。

03

手部消毒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需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手部无菌。

04

感染性废物

包括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需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损伤性废物

如针头、刀片等锐器,需放入锐器盒中,避免刺伤人员。

药物性废物

过期或不再使用的药物需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生活垃圾

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需按一般垃圾处理,不得与医疗废物混放。

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04

康复训练管理

PART

早期活动评估标准

6px

6px

6px

检查患者关节活动范围,确定是否存在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度评估

测试患者平衡能力,确定是否容易摔倒或失去平衡。

平衡能力评估

评估患者肌肉力量,判断是否存在肌肉萎缩或力量下降。

肌肉力量评估

01

03

02

观察患者完成日常活动的能力,如行走、上下楼梯、穿衣等。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04

关节功能训练方案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阻力训练

平衡训练

对于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的患者,通过被动运动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关节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步增加阻力,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通过平衡训练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摔倒风险。

疼痛分级干预措施

轻度疼痛

采用非药物干预,如局部按摩、热敷或冷敷等。

中度疼痛

在非药物干预的基础上,考虑使用弱效止痛药。

重度疼痛

使用强效止痛药,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变化和药物反应。

疼痛评估与教育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教育患者如何正确描述疼痛以及使用止痛药。

05

病情观察重点

PART

神经功能评估方法

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