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偏瘫病人康复护理.docx
文件大小:852.93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43千字
文档摘要

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主讲人:时间:

偏瘫定义

目录

基础护理

0304

03

04

康复训练

COT厂

CO

Part01

偏瘫定义

偏瘫的概念与病理机制

01

偏瘫的定义及分类

偏瘫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偏瘫和周围性偏瘫。

中枢性偏瘫多由大脑半球病变引起,如脑梗死、脑出血,损伤大脑皮质运动区或其传导通路,导致对侧肢体瘫痪。

02

病理机制与病因

主要病因是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

脑出血。脑梗死是血管阻塞,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脑出血是血管破裂,

血液压迫脑组织。

其他病因包括脑肿瘤、脑外伤等,肿瘤压迫脑组织或外伤致脑组织损伤,

影响神经传导通路,引发偏瘫。

03

偏瘫的临床表现

运动功能障碍,患侧肢体肌力减退,

无法正常活动,如不能行走、持物。感觉异常,患侧肢体麻木、刺痛或过敏。

可伴有语言障碍,如失语、构音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注意力下降;吞咽困难,进食饮水呛咳。

Part02

基础护理

皮肤护理

01

预防压疮

偏瘫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定时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分散身体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温水擦拭皮肤,避免皮肤破损。

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清洁会阴部、腋窝等皮肤皱褶处,防止皮肤感染。

洗澡时水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洗澡后涂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滋润。

观察皮肤变化

密切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注意有无红肿、破损、皮疹等异常情况。若发现皮肤异常,及时处理,如红肿可局部按摩或使用红外线照射,破损需消毒包扎。

口腔护理

清洁口腔

每日早晚及餐后协助患者漱口,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用棉球蘸水擦拭口腔。定期更换牙刷、牙膏,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观察口腔情况

观察口腔黏膜颜色、有无溃疡、出血、异味。若发现口腔溃疡,可局部使用口腔溃疡散;出血及时止血。注意观察舌苔变化,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舌苔厚腻提示胃肠积热,需调整饮食。

预防口腔疾病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3个月检查一次,及时发现口腔问题。

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方法,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3分钟,有效清洁牙齿。

排泄护理

尿液护理

观察尿液颜色、量、性质。若尿液浑浊、有异味,提示泌尿系感染,需及时就医。

对于尿失禁患者,可使用尿垫或导尿管。定时协助患者排尿,训练膀胱功能。

大便护理

观察大便颜色、质地、量。若大便干

结,可给予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

部,促进肠蠕动。

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

畅。对于便秘患者,可使用开塞露或

缓泻剂。

预防泌尿系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

对于留置导尿管患者,定期更换导尿

管和尿袋,每周更换一次。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

3000毫升,增加尿量,冲洗尿道。

Part03

卧位护理

体位摆放

●患侧卧位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下肢屈曲,健侧肢体自然放置。可防止患侧肢体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在患侧背部放置软枕,支撑身体,保持舒适。此体位可预防关节挛缩,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侧上肢放在枕头上,下肢伸直。健侧肢体自然放置。

在患侧胸前放置软枕,支撑患侧上肢,防止肩关节脱位。此体位可减轻患侧肢体压力,促进康复。

仰卧位

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患侧上肢伸直,下肢伸直。可在患侧肢体下放置软枕,防止肢体下垂。

避免长时间仰卧位,防止患侧肢体后缩,导致肩关节半脱位。此体位可减轻患者疲劳,但需注意体位变换。

体位变换

变换频率

定时变换体位,每2小时变换一次。

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适当调整

变换频率。

在变换体位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拉,

防止皮肤擦伤。可使用翻身枕辅助翻

身。

变换方法

从患侧卧位到健侧卧位,先将患者上

肢抬起,再将下肢移至健侧,最后调

整体位。从仰卧位到侧卧位,先将患

者下肢屈曲,再将上肢移至侧方,最

后调整体位。

在变换体位后,检查患者肢体位置,

确保舒适。可使用床栏保护患者,防

止坠床。

8

注意事项

在变换体位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脉搏增快,应暂停变换体

位。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在变换体位

后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使

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床上活动

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