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预防医学模拟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B、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C、环境质量评价
D、环境污染治理
E、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学科,重点研究内容是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包括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环境质量评价等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及为研究环境因素健康效应提供基础数据等,但不是重点研究内容;环境污染治理主要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不属于环境卫生学重点研究范畴。
2.统计表的应简明扼要的说明表的主要内容,写在表的上端中央。
A、标题
B、标目
C、数字
D、备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统计表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说明表的主要内容,写在表的上端中央。标目是对表中数据的分类或解释;数字是表的核心内容;备注是对表中某些特殊情况或需要说明的事项的补充说明。所以应选A标题。分割统计表的标题起到概括和提示整个表格内容的作用,使读者在查看表格数据之前就能对其大致内容有所了解。
3.生物富集作用指()
A、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间传递,并且浓度逐步增高
B、某些污染物进人生物体内浓缩,在生物体内含量增加
C、污染物在生物体作用下发生转化
D、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随时间加长,含量增多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间传递,并且浓度逐步增高。选项B只提到在生物体内浓缩,未提及通过食物链传递及浓度变化;选项C说的是污染物转化,不是生物富集;选项D只强调含量随时间增多,没有体现食物链等关键信息。所以正确答案是A。生物富集作用重点在于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间传递且浓度逐步升高,A选项完整概括了这一过程,其他选项均不全面。
4.有效氯指的是()
A、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B、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C、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D、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0者
E、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0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当氯的价数-1时,该含氯化合物具有氧化性,能起到消毒等作用,可作为有效氯的衡量标准。
5.病例对照研究一般用于
A、描述疾病
B、确立因果关系
C、提出线索
D、建立病因假设
正确答案:D
6.下列________不是医学监护的内容。
A、定期健康检查
B、离岗或转岗时体格检查
C、就业前健康检查
D、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正确答案:D
7.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
A、调查资料
B、搜集资料
C、设计
D、整理资料
E、分析资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设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首要环节,它关系到统计工作的方向、质量和效率等各个方面。如果设计不合理,后续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分析资料等步骤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统计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所以设计是统计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8.健康体检记录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和()等信息
A、健康评价
B、疾病康复
C、个人基本信息
D、基本健康信息
E、健康体检
正确答案:A
9.现行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年发布
A、2007
B、2016
C、1997
D、2022
E、198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现行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2016年发布的。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和健康问题,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膳食指导建议,对促进居民健康饮食、预防慢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10.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A、蔬菜
B、奶制品
C、肉制品
D、自制发酵食品
E、水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无氧环境下可产生肉毒毒素。自制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卫生条件和正确的发酵方法,容易被肉毒梭菌污染并产生毒素,食用后可引起中毒。而肉制品、奶制品、蔬菜、水果等一般不是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来源。
11.印度博帕尔事件的主要污染物()
A、硫化氢
B、131I、103Ru、137Gs等核裂变产物
C、SO2和可吸入尘
D、异氢酸甲酯
E、SO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印度博帕尔事件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主要污染物是异氢酸甲酯。1984年12月3日凌晨,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环境污染。异氢酸甲酯毒性极强,短时间内造成了极其惨痛的后果。
12.生态平衡是指
A、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
B、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
C、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