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指南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日常健康管理01传染病基础知识03环境卫生控制04应急处理预案05家校协同防护06教职工培训体系
传染病基础知识01
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5岁以下儿童易感。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易感人群为幼儿园和小学儿童。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感人群为幼儿和老年人。常见幼儿传染病类型
空气飞沫传播病毒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易感者在吸入病毒后被感染。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玩具、餐具等,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导致感染。高危场景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聚集场所,由于儿童免疫力较低,且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容易成为传染病的高发场所。传播途径与高危场景
手足口病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等症状。流行性腮腺炎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水痘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水疱等症状,皮疹初期呈红色斑疹,后变为透明饱满的水疱。流感观察孩子是否出现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症状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典型症状识别方日常健康管理02
对每个入园儿童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隔离。体温测量晨检流程与标准检查儿童是否有皮疹、水疱、黄疸等传染病症状。身体检查向家长或监护人询问儿童是否有发热、咳嗽、流涕等不适症状。询问症状将晨检情况详细记录在晨检表上,以供后续追踪和统计分析。登记记录
病假报告发现儿童因病请假时,家长需向幼儿园报告病情和就诊情况。病假追踪对因病请假的儿童进行追踪,了解其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病假记录幼儿园要记录儿童病假情况,包括病假时间、病因、就诊医院等信息。返校证明儿童病愈返校时,需携带医院开具的返校证明,确保无传染性。病假追踪登记制度
ABCD疫苗接种记录建立儿童疫苗接种档案,记录儿童已接种的疫苗种类、时间和剂量。疫苗接种监控机制疫苗接种查验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确保儿童已按计划接种疫苗。疫苗接种通知根据疫苗接种计划,提前通知家长带儿童到指定地点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后观察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一定时间,确保无不良反应后再离开。
环境卫生控制03
教室通风消毒方式消毒频率消毒剂选用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采用紫外线消毒或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如地面、桌面、玩具等。每天对教室进行消毒,特别是在孩子们集中活动前和结束后。选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剂,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消毒剂。通风消毒操作规范
清洁方式玩具教具应每天用清水清洗或湿布擦拭,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清洁频率每天至少清洁一次,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清洁。存放要求清洁后的玩具教具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特殊情况处理发现玩具教具上有污渍或残留物时,应立即清洁消毒具教具清洁频率
卫生间卫生设施标准6px6px6px卫生间应设置蹲式便器、小便池和洗手池,且数量足够,满足孩子们使用需求。设施要求卫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潮湿和异味,可安装排气扇等设备。通风换气每天对卫生间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面、便器、洗手池等,确保无卫生死角。清洁消毒010302卫生纸、洗手液等卫生用品应放置在孩子们易于取用的位置,且定期更换,确保卫生质量。卫生用品管理04
应急处理预案04
疑似病例隔离流程发现疑似传染病幼儿,应立即将其单独隔离,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立即隔离及时通知家长接回孩子,并告知家长孩子的症状及隔离情况。由专业医护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为传染病。对隔离的幼儿进行健康状况跟踪,确保无异常情况。医学排查通知家长跟踪管理
及时上报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上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疫情上报机制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病例数、症状等。保密工作确保疫情信息不泄露,避免引起恐慌和混乱。配合调查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疫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班级停课判定标准病例数量当班级内出现多名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考虑停课。疫情范围如疫情在幼儿园内扩散,影响到其他班级或园区,应停课。停课时长停课时间应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和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确定。复课安排停课后应做好校园消毒和通风工作,确保安全后再复课家校协同防护05
家长健康告知责任告知孩子病情家长应第一时间将孩子的传染病情况告知幼儿园,以便园方及时采取措施。家长应遵从医生的指导,做好孩子的治疗、隔离和康复工作。遵循医嘱家长不得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