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ppt
文件大小:1.92 MB
总页数:4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第3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逆转录关键酶—逆转录酶逆转录(reversetranscription)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RNA指导下的DNA合成。是RNA病毒的复制形式,需逆转录酶的催化。艾滋病病毒(HIV)就是一种典型的逆转录病毒。第3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疱疹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是目前最有效的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之一,对乙型肝炎病毒也有一定作用。作用机制是被病毒编码的特异性胸苷激酶磷酸化,从而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并可掺入病毒DNA分子中,阻断病毒的DNA合成。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也可用于乙型肝炎。第3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疱疹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更昔洛韦(ganciclovir)对HSV和VZV抑制作用与阿昔洛韦相似,但对巨细胞病毒抑制作用较强,约为阿昔洛韦的100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只用于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时严重CMV感染性肺炎、肠炎及视网膜炎等。第3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第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真菌感染疾病简介第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真菌感染性疾病1.深部感染: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毛霉菌等引起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感染。如真菌性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尿路感染等。2.表浅部感染:癣菌引起手足癣、体癣、股癣、头癣、甲癣等第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甲真菌病(灰指甲)第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手癣脚癣临床症状:脱屑、水泡、糜烂、瘙痒第5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真菌药一、全身性抗真菌药1.深部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2.表浅部抗真菌药:特比萘芬、灰黄霉素二、外用抗真菌药:克霉唑、咪康唑、制霉菌素。第6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全身性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两性霉素B几乎对所有真菌均有抗菌活性,为广谱抗真菌药。对新隐球菌、白色念珠菌、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孢子丝菌等有较强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抗菌作用机制:两性霉素B可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从而改变膜通透性,引起真菌细胞内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甘氨酸等)和电解质(特别是钾离子)外渗,导致真菌生长停止或死亡。抗生素类抗真菌药第7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两性霉素B作用特点:1.用于深部真菌感染,对浅部真菌无效。2.口服、肌注难吸收,常规静脉滴注;与血浆蛋白结合超过90%,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对真菌性脑膜炎可以采用鞘内注射。3.抗真菌效力最强;同时是临床上毒性最大的抗生素,临床地位无可替代。4.急性毒性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反复用药后,80%患者有肾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尿素氮、肌酐升高等。5.可以事先给予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治疗初期寒战、发热反应的发生。第8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制霉菌素抗真菌作用和机制与两性霉素B相似,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制霉素主要局部外用治疗皮肤、粘膜浅表真菌感染。口服吸收很少,仅适于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注射给药时制霉素毒性大,故不宜用做注射。常用作膀胱冲洗、阴道冲洗等。局部应用时不良反应少见。口服后可引起暂时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第9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氟胞嘧啶氟胞嘧啶是人工合成抗深部真菌药。氟胞嘧啶是影响真菌DNA的合成。其作用机制在于药物通过真菌细胞的渗透酶系统进入细胞内,转化为氟尿嘧啶。替代尿嘧啶进入真菌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从而阻断核酸的合成。主要用于隐球菌感染真菌败血症、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念珠菌感染和着色霉菌感染。疗效不如两性霉素B。由于易透过血脑屏障,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有较好疗效,但不主张单独应用,常与两性霉素B合用。90%以原型在肾脏排泄,可用于泌尿道感染。第10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