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43∕T 1802-2020 雷电预警等级划分技术规范.docx
文件大小:49.12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67千字
文档摘要

ICS07.060A47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18022020

雷电预警等级划分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lightningwarninglevelclassification

2020-07-29发布2020-10-2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18022020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闪电数据与处理 2

5雷电预警等级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百分位与百分位数 3

参考文献 4

DB43/T180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南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怀化市气象局、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长沙市气象局、常德市气象局、邵阳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德锋、薛明、唐瑶、钟金莲、陈梦醒、、潘玉婷、张昆、王强、张洪专、周璐、邬泽伟、刘林、唐群、张东升、陈巍、杨宗林、罗忠科、汤宇、罗龙友、邹德培、于追遥、易红霞、黄柱坚、曾力、黄钰杰、张坤、尹庆奖。

DB43/T18022020

雷电预警等级划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预警等级划分指标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雷电过程的预报、预警及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0472018基于雷电定位系统(LLS)的地闪密度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闪cloud-to-groundlightningCG

雷暴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

[GB/T370472018,定义3.1.1]3.2

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locationsystemLLS

由多个雷电传感器组成的用于监测和定位其覆盖区域内雷电事件的探测网。

注:雷电定位系统又称闪电定位系统

[GB/T370472018,定义3.1.10]3.3

地闪强度cloud-to-groundflashintensity

地闪放电的雷电流幅值

注:单位为千安培(KA)。

3.4

栅格强雷电通量gridfluxofstronglightning

栅格单位时间地闪强度大于25.0KA的雷电流幅值之和。

注:单位为栅格千安培每时(KA/h)。

3.5

预警区域earlywarningarea

存在雷电风险,需要进行雷电预警的地理区域3.6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我国当前最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英文名称为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英文

1

DB43/T18022020

缩写为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4闪电数据与处理

4.1数据收集

主要使用雷电定位系统探测的雷电发生时间、地理位置、地闪强度等资料。

4.2数据处理

宜将地闪强度高于200KA的雷电流幅值视为200KA。

4.3闪电坐标栅格化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预警区域出现的地闪坐标按10kmx1okm进行栅格划分。

4.4栅格强雷电通量计算

在数据处理基础上,以小时为时长单元,将预警区域所定栅格地闪强度大于25KA的各次地闪强度值相加,所得值即为栅格强雷电通量。

4.5强雷电通量百分位

选择湖南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年份和地域,以雷电天气过程栅格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