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汽车底盘检修标准学分4课时6461课件.pptx
文件大小:1.6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1.53千字
文档摘要

《汽车底盘检修》课程标准

学分:4课时:64;;;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五、实施建议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自行编制维修方案、观看录像、实训基地参观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汽车底盘维修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组织与设计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车型的拆装、维修、故障诊断过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会进行汽车底盘的拆装、维修和故障诊断与排除。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维修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汽车维修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趋势,贴近企业、贴近生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课程考核与评价

建立过程考评???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课程总成绩为:

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实训成绩2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40%。

每个学生从教师给定的多个项目中抽取一个项目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包含平时作业和课程表现,各占50%。

(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学时可根据线上教学资源情况确定,建议16-24之间,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5%+实训成绩15%+线上成绩30%+期末成绩40%。)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1)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