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过程写作法与写作心理因素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写作法与写作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过程写作法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影响,以及学生心理因素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过程写作法与心理因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提高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过程写作法;心理因素;教学研究
一、背景分析
(一)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过程写作法的特点
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过程,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写作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写作前的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思路梳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题的能力。
(2)强调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重视写作后的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2.过程写作法的优势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写作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过程写作法注重写作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程写作法强调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3.过程写作法的实践困境
虽然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定困境:
(1)教师观念转变。传统写作教学注重结果,教师需要更新观念,关注写作过程。
(2)课堂时间安排。过程写作法需要较长时间的课堂实践,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成为一大挑战。
(3)评价体系的完善。过程写作法要求评价体系多样化,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心理因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面对写作任务时更有信心,能够积极应对挑战,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2.写作焦虑
写作焦虑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焦虑程度较高的学生,容易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紧张、担忧等情绪,影响写作质量和效率。
3.写作动机
写作动机是指驱使学生进行写作的内在动力。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动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动机强烈的学生,会更加投入写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现实困境
(一)教师层面的困境
1.教师对过程写作法的理解不足
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对过程写作法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缺乏深入理解,导致在教学中难以有效应用。他们可能仍然侧重于结果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
2.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部分教师在过程写作教学中,指导方法过于单一或过于直接,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指导方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3.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过程写作法中,教师的评价体系需要更加多元和灵活。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
(二)学生层面的困境
1.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往往把写作视为一种负担。这种心态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写作焦虑普遍存在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写作焦虑问题尤为突出。写作焦虑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学生写作基础薄弱
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语法、词汇和句型使用不规范,这直接制约了他们的写作能力。缺乏有效的写作策略和技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写作任务时感到无所适从。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的困境
1.教学资源有限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所需的资源,如教材、辅助材料和教学工具,往往有限。这种资源的短缺限制了教师实施过程写作法的可能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学环境不利于写作教学
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班级规模较大,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课堂时间有限,难以满足过程写作法对时间的需求。
3.家长和社会观念的制约
家长和社会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这导致学生和教师都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这种观念制约了过程写作法的推广和实施。
三、困境突围的路径
(一)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策略改进
1.加强教师培训,提升理论素养
教师应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