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模拟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
A、强制作用
B、教育作用
C、指引作用
D、预测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体现的就是法律的强制作用,通过强制力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秩序。
2.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条规定属于()。
A、禁止性规定
B、义务性规定
C、授权性规定
D、命令性规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这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定。授权性规定是指授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某种权利或权力的法律规范。我国宪法第35条赋予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就是给予公民在这些方面的权利,所以属于授权性规定。
3.法的特征之ー: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这里关于“法的普遍性”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有的法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B、法律的内容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
C、法律在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面临着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的法律要与国际接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它不是说所有的法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比如有些法律可能只适用于特定的人群或领域等,A选项错误;法律内容与人类普遍要求相一致体现的不是法的普遍性这一特征,B选项错误;我国法律要与国际接轨体现的不是法的普遍性,D选项错误。所以最恰当的理解是法律在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C选项正确。
4.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属于()。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关系
D、法律规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是罪刑相适应原则,属于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贯穿于刑法之中,对具体的定罪量刑等具有指导意义,符合法律原则的特征。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所以本题应选A。
5.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法律应使人知晓,不知者不为罪
B、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C、在现代社会,法律完全不具有溯及力
D、法的效力高低取决于其强制性程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不知者不为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法律认知的要求,但这不是法的效力的直接体现,且表述不准确;选项B,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这是正确的,公布是法的生效的必要条件;选项C,在现代社会,一般情况下法律不具有溯及力,但也存在例外情况,比如有利追溯等;选项D,法的效力高低取决于制定机关等多种因素,而非强制性程度。
6.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可分为三类,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中的内容?()
A、应该这样行为
B、可以这样行为
C、不应该这样行为
D、特别种类的行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行为模式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如何行为的部分,包括可以这样行为(授权性规范)、应该这样行为(命令性规范)、不应该这样行为(禁止性规范),特别种类的行为不属于行为模式的分类。
7.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的()。
A、普遍性特征
B、概括性特征
C、严谨性特征
D、规范性特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法的规范性特征是指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符合法律设定的模式和标准。概括性特征强调法律是对一类行为或事项的抽象规定;普遍性特征侧重于法律在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严谨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的逻辑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严密性。本题体现的是法的规范性特征。
8.法通常是为一般的人、抽象的人,而不是单单为某个特定的人制定并提供行为标准的。下列哪一个选项概括了法的这一特征?()。
A、权利性与义务性
B、普遍性与规范性
C、规律性与程序性
D、强制性与国家意志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为一般的人、抽象的人提供行为标准。题干描述的正是法的普遍性与规范性这一特征。强制性与国家意志性强调的是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且体现国家意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