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教学目标
1.借助“法律家族地位”场景,确立“火眼金睛找证据——谁是最高法”微项目学习主题,
商议梳理“法律中找证据、生活中找证据”两个学习任务,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提升
学习能力。
2.对比相关法律条文寻找异同点,借助组图分析“宪法与我们一生的关系”以及对“合同
中的‘工作中受伤概不负责’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案例分析,学生明白宪法是根本
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参与宪法日活动和生活中找宪法活动,
进一步了解宪法,培养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3.活动中学生带着评议要求展开学习,从“能主动、愿表达、乐倾听、会讨论”等方面及时
反思学会学习,培养宪法意识。
教学重点:
1.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2.进一步了解宪法,培养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难点:
1.建立宪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明白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宪法兴趣。
2.领会宪法精神,培养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新,梳理微项目学习主题与任务
1.法律名称接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律是什么?,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法律吗?我们来法
律名称接龙,一人说一个,说过的不重复。
2.法律家族大讨论:谁的法律地位最高?谁是最高法?
3.确立微项目学习主题:火眼金睛找证据——谁是最高法
4.探讨微项目学习任务:从法律中找证据、到生活中找证据。
二、开展微项目学习,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明确任务:看清学习指南和评议要素。
2.开展微项目学习:选择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学习。
3.成果展示:
(1)法律中找证据——找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
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
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
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预设:
①组1:我们小组探究的是法律中找证据,找的是相同点。我们发现这三部
法律中都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八个字,也就是它们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所以我们小组认为宪法是最高法。
组2:我们小组也是探究这个内容的,但是我们有疑问:其他法律是不是根
据宪法制定的呢?
②拿出课前搜集的法律条文,在第一条中找找看有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几个字。
有的同学找的法律中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八个字,有的同学的却没有。
③没有写“根据宪法”这几个字的法律法规,你们觉得它们是不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又
该怎么去找证据呢?——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相关条文。
生1:我发现《立法法》规定立法要遵循宪法的原则。
生2:我还发现,《立法法》本身也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不管有没有写“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八个字,它们都是根据宪法来制定的。宪法是
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依据”。从刚才大家找到的证据来看,谁是最高法?——嗯,是——宪
法!
(2)法律中找证据——找不同
①组1:我们小组比较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目录,发现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
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组2:我们小组有补充,大家看,在《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
义务”只用了16个字,但是《劳动法》中关于这一点用了80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