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策略、市场环境及前景研究分析报告.docx
文件大小:1.91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5.55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策略、市场环境及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内容概要:微短剧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内容。目前我国微短剧蓬勃发展热度不断攀升,内容创作产出数量正在急剧增加,国内微短剧用户付费消费习惯也在逐步成形,行业正式迈入2.0时代,市场体量稳步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较上年增长267.6%。而2023年10月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2024年春节档大热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更是使得我国微短剧市场迎着春风迅速生长。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进一步增长至504.4亿元,同比增长35%;同年国内电影票房仅有425.02亿元。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微短剧正在不断破圈,产业发展活力持续生长。

相关上市企业:中文在线(300364.SZ);博纳影业(001330.SZ);柠萌影视(09857.HK);幸福蓝海(300578.SZ);欢瑞世纪(000892.SZ);天娱数科(002354.SZ);元隆雅图(002878.SZ);浙文影业(601599.SH);海看股份(301263.SZ);芒果超媒(300413.SZ);姚记科技(002605.SZ)等

相关企业:诺点(象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杭州鹿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镜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无忧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微短剧创作备案数量;微短剧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微短剧+”;“微短剧+文旅”;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在备案系统新增“网络微短剧”板块,正式纳入监管,是继网络影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后第四种官方认可的网络影视作品形态。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明确,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内容为微短剧。因其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特征,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

微短剧播出渠道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即上承载内容下触达用户。以播出渠道为抓手,微短剧可再细分为长视频微短剧、短视频微短剧、小程序微短剧和独立APP微短剧。从基本特征、制作过程,到推广宣发及至商业变现,四类微短剧各自差异比较明显。聚焦业务发展底层逻辑,长视频及短视频平台布局微短剧主要用于补充并丰富平台媒体内容生态,重在培养用户内容消费习惯,带来流量持续增长;小程序微短剧和独立APP微短剧主要用于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重在挖掘用户付费价值和广告价值,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不同的是前者重度依赖短视频和微信等流量平台,而后者则试图脱离流量平台限制,构建自有私域流量内容消费场景。总体来看,当前长视频微短剧变现存在局限,独立APP微短剧尚处于尝试阶段,短视频微短剧及依赖短视频等流量平台的小程序微短剧,内容生态和商业模式趋于成熟,市场热度也相对更高。

按照播出渠道划分的网络微短剧典型分类

微短剧行业产业链上游为IP版权方出售IP版权或者与微短剧制作方合作开发IP版权,由专业的编剧团队、独立编剧以及一些新兴的创作群体进行剧本创作,为微短剧提供故事基础。产业链中游为微短剧拍摄制作环节,即信息流广告、MCN机构、影视公司等微短剧制作方进行可视化操作,把IP内容或原创剧本转化为视频形式。产业链下游为微短剧分发环节,即通过爱奇艺、腾讯等长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微信小程序,以及各类独立APP,将微短剧进行推流或播放,帮助微短剧触达用户。

微短剧行业产业链图谱

微短剧并非新生事物,早在十年前长视频平台就已进行过试水,但受制于基础网络环境、拍摄剪辑技术以及用户接受度影响,届时并没有形成广泛热度。随着基础网络环境持续改善,视频制作技术进步,尤其是短视频内容形式风靡后短视频平台布局扶持,助推微短剧呈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网络视频领域热门赛道。并在短视频平台加入后的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原始野蛮生长到政策规范下有序发展的跨越。及至当前繁荣阶段展现出众多新的发展特征,如小程序、独立APP让用户触达更加多元化,传统影视公司进场让内容创作更加精品化,微短剧内容出海让行业发展更加国际化。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历程

二、产业现状

自2020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在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系统后台增加“网络微短剧”项目的形式,将微短剧纳入监管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规范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举措。不断加大政策管控力度,并能根据行业发展特点适时调整政策方向,以治理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有序繁荣发展。在国家广电总局引领下,各地也纷纷出台推动微短剧业态良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如北京广电局通过抓品牌促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