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院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下列公文处理程序中,不属于发文办理的是()。
A.复核
B.登记
C.印制
D.签收
【答案】:D
【解析】发文办理主要程序包括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复核是指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登记是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印制是指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而签收是收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所以不属于发文办理的是签收。
2、下列关于职业道德修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B.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
C.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
D.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答案】:A
【解析】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这决定了职业道德的形式会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教师行业强调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其职业道德体现为师德规范;医生行业注重救死扶伤、人道主义,表现为医德准则。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它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和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不会轻易变动。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特殊性,它是针对特定职业人群的,只约束从事该职业的人员,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适用范围不同,并非具有普遍性。讲求职业道德不但不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反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进企业员工团结协作,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本题正确说法是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3、十九大召开后,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组织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该校把学习贯彻情况写成公文寄给教育部,应使用()。
A.通报
B.情况汇报
C.报告
D.纪要
【答案】:C
【解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它主要是面向一定范围内的对象传达相关信息,并非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所以不适合此题情况。情况汇报不属于正式的法定公文文种,在正式的公文往来中,一般不会使用“情况汇报”这种表述来行文,所以也不符合要求。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该校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情况写成公文寄给教育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使用报告这一文种是合适的。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通常是对会议内容的记录和整理,与汇报学习贯彻情况这一任务不符。综上,应选择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的正式公文文体,所以答案是报告。
4、下列主张与其提出者对应错误的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B.“凡治天下,必因人情”——韩非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墨子
【答案】:D
【解析】题目要求找出主张与其提出者对应错误的选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孟子的主张,强调在战争或其他事务中,人心所向等人为因素比天时、地利更为重要,该对应正确;“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是韩非子的观点,体现了治理国家要依据人之常情,此对应无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孔子倡导的道德准则,对应正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孔子的主张,而非墨子,它体现了孔子对人们行为符合“礼”的具体要求。因此对应错误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与墨子的搭配。
5、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下列各项哪项不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
A.文景之治
B.七国之乱
C.光武中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C
【解析】东汉时期,光武帝在平定天下之后,重视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恢复与发展。遭战乱破坏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人口与垦田数目大大增加,史称“光武中兴”。
6、()最早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A.伏尔泰
B.康德
C.孟德斯鸠
D.洛克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人物。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未首先提出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的主要贡献在哲学领域,强调人的理性和道德自律等,没有提出此权力划分理论。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地阐述了三权分立学说,他首先把国家权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