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短视频设计与制作(全彩微课版) 试题及答案 项目1--5.docx
文件大小:6.02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1.38万字
文档摘要

项目1-2短视频前期准备与策划阶段理论测试

一、单选题(共5题,10分)

1、短视频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0)

A、帧

B、镜头

C、场景

D、镜头组

正确答案:B

2、下列不属于短视频拍摄的辅助器材的是

(2.0)

A、三脚架

B、稳定器

C、微单

D、话筒

正确答案:C

3、以下关于短视频脚本类型说法错误的是

(2.0)

A、拍摄提纲

B、分镜头脚本

C、全镜头脚本

D、文学脚本

正确答案:C

4、以下关于优质短视频都有的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2.0)

A、价值趣味

B、清晰画质;

C、时长超过30秒;

D、音乐节奏

正确答案:C

5、具有以下特点的是:

(2.0)

A、UGC

B、PGC

C、PUGC

D、PDC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共7题,14分)

6、短视频脚本可以分为:

(2.0)

A、拍摄提纲

B、文学脚本

C、小说

D、分镜头脚本

正确答案:ABD

7、以下关于长视频和短视频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2.0)

A、长视频占用整块时间,短视频占用碎片时间;

B、长视频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短视频传播速度相对较快;

C、长视频涉及领域较广,短视频主要涉及搞笑内容;

D、长视频社交属性较强,短视频社交属性较弱;

正确答案:CD

8、以下关于短视频内容策划说法正确的是

(2.0)

A、在运营一个短视频账号或计划做个人短视频品牌时,应根据需要提前规划好视频分类。常见的视频分类包括美食、旅行、宠物、摄影、日常等;

B、视频定位问题解决后,在实际的拍摄策划中,用户还需要解决视频脚本、拍摄技巧、配乐、成员、资金等问题。因此,所有的短视频拍摄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C、视频脚本的作用在于提升拍摄效率,防止毫无目的的拍摄,导致浪费时间,为剪辑增加难度;

D、视频的封面及视频开始的引导设计非常重要。读者要想让观众看第一眼就愿意停留,就要对视频内容有清晰的说明。

正确答案:ABC

9、属于短视频特性的有

(2.0)

A、创作门槛低

B、互动性和社交属性强

C、消费与传播碎片化

D、内容松散

正确答案:ABC

10、以下属于短视频优势的是

(2.0)

A、互动性强

B、精准营销

C、营销效果可衡量

D、成本低、维护简单

正确答案:ABCD

11、以下属于分镜头脚本内容的是

(2.0)

A、将文学脚本的画面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

B、把镜头组成镜头组,并说明组接的技巧。

C、确定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

D、确定相应镜头组或者段落的音响效果与音乐。

正确答案:ABCD

12、撰写短视频脚本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

(2.0)

A、一般先拟定一个整体框架,以“总-分-总”结构居多

B、开始的“总”:表明主题,前5秒

C、中间的“分”:详细叙事,用剧情来传达短视频的主题

D、最后的“总”:总结收尾,重申主题,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回味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15题,76分)

13、在短视频行业的产业链中,处于“金字塔”最顶端的是PGC。

(5.0)

正确答案:错误

14、在内容消费上,长视频给用户的沉浸感比短视频更好。

(5.0)

正确答案:正确

15、用户画像分析是短视频创作者进行创作的第一要务。

(5.0)

正确答案:正确

16、目前人们拍摄短视频用得最多的拍摄设备是单反相机。

(5.0)

正确答案:错误

17、短视频创作者要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回复用户的评论。

(5.0)

正确答案:正确

18、文学脚本是短视频拍摄要点,只对拍摄内容起提示作用,适用于不易掌握和不可预测的内容拍摄。

(5.0)

正确答案:错误

19、拍摄提纲是前期拍摄的依据,是后期制作的依据,也是作为视频长度和经费预算的依据。

(5.0)

正确答案:错误

20、从编辑角度来说,从开始拍摄到停止拍摄这一侧面时间内所拍摄下来的连续画面就是一个镜头。

(5.0)

正确答案:错误

21、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如同建筑大厦的蓝图,是为电视节目的摄制提供依据,全体摄制组人员都是依据分镜头脚本的要求,分工合作,进行摄、录、编的各项工作。

(5.0)

正确答案:正确

22、分镜头脚本必须包括镜号、分镜头长度、画面、景别、人物、台词等内容,无论什么内容都要有这些内容。

(5.0)

正确答案:错误

23、连续场景是影视剧本里最基本的戏剧板块。通常是指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地方发生的统一的剧情。在实际制作过程,它可能是由一个镜头完成,但通常是一组镜头组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