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2.4)--其他卫星定位系统的介绍.ppt
文件大小:74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6.49千字
文档摘要

1964年,美国子午仪系统(Transit)投入运行;六颗Oscar卫星,海拔1100km(600miles)的轨道,3个地面监控站,提供二维高精度定位信息(1964年120m,1980年3m);1996年,该系统退役。星基导航OSCAR卫星NOVA卫星星基导航全球导航系统(GlobalOrbiting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简称GLONASS,它是前苏联研制建立的,1982年10月开始发射的导航卫星系统。于1996年1月开始运行。GLONASS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全球、全天候的实时导航与定位。目前,GLONASS由俄罗斯负责。截止2006年3月,GLONASS系统共有17颗卫星在轨,其中有11颗卫星处于工作状态,2颗备用。GLONASS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上与GPS十分相似,也分为空间卫星、地面监控和用户设备3部分。星基导航欧盟“伽利略”计划中的GALILEO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在2005年12月,首颗实验卫星Glove-A发射成功,第2颗实验卫星Glove-B在2007年4月发射升空,计划将由30颗卫星组成。2003年10月30日正式签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欧洲共同体及其成员国关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计划)合作协定》;2009年3月,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在德国慕尼黑,就争执了半年的导航卫星放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会谈最终毫无进展。星基导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NTS)一期,1986年开始进入高级研究;2003年5月,发射第3颗北斗卫星;提供二维定位信息,覆盖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基准站附近大约20-100m的精度;需要导航的目标首先发出一个信号才能接收到自己位置的信号,产品价格昂贵。2007年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星基导航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二代北斗导航卫星;2010年12月18日,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表示,系统组网步伐日益加快,计划2020年建成一个由三十几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将于2013年部署完成;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在2010年可以开始全面工作;目前美国的GPS基本垄断卫星导航市场。*TransithaditsinceptionjustdaysafterthelaunchofSputnikonOctober4,1957.Twoscientistsof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AppliedPhysicsLaboratory(APL)--GeorgeWeiffenbachandWilliamGuier--wereabletodetermineSputniksorbitbyanalyzingtheDopplershiftofitsradiosignalsduringasinglepass.FrankMcClure,thenchairmanofAPLsResearchCenter,wentastepfurtherbysuggestingthatifthesatellitespositionwereknownandpredictable,theDopplershiftcouldbeusedtolocateareceiveronEarth;inotherwords,onecouldnavigatebysatellite.Withearlyfundingfromth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ARPA),thedevelopmentofthesystembeganatAPLin1958undertheleadershipofRichardKershner.TheNavyassumedresponsibilityforthesystemin1960,andbytheendof1964APLhaddesigned,built,andlaunched15navigationsatellitesandeightrelatedresearchsatellites;establishedaworldwidenetworkoftrackingstations;determinedtheEarthsgravity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