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发展现状、进出口贸易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内容概况: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快车道上,其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正稳步增强。近年来,得益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民用领域需求的持续攀升,雷达干扰设备的需求显著增长,为这一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蓝海。同时,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在有源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毫米波雷达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甚至赶超。行业内的企业也在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雷达干扰设备。2023年,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115.8亿元,同比增长12.65%。
相关上市企业:航天长峰(600855)、中兴通讯(000063)、四创电子(600990)、华力创通(300045)、国睿科技(600562)、和而泰(002402)
相关企业: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关键词:雷达干扰设备、雷达干扰设备市场规模、雷达干扰设备行业现状、雷达干扰设备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雷达干扰设备是一种专门用于干扰敌方雷达系统正常工作的电子对抗装备。它通过发射或转发干扰电磁波,破坏和扰乱敌方雷达的探测、跟踪和制导功能,亦称“雷达干扰机”。雷达干扰设备按干扰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压制式干扰机、欺骗干扰机和双模干扰机,按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引导式干扰机和回答式干扰机,按运载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地面干扰设备、机载干扰设备、舰载干扰设备、弹载干扰设备和投掷式干扰设备等。
雷达干扰设备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年至1953年的起步阶段,1949年5月,我军接管了国民党的雷达研究所,这标志着中国雷达工业的发展从此揭开了序幕。在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对缴获的雷达器材和美、日在二次大战中留下的旧雷达进行维修和补缺配套。这些修复的雷达主要用于警戒、炮瞄以及舰艇搜索海面活动目标等。
1953年至1960年的仿制阶段,新中国诞生后,苏联援助的多个项目中雷达占了重要位置。中国开始新建雷达、指挥仪生产厂,并仿制苏式雷达产品,包括警戒雷达、炮瞄雷达、舰用雷达、机载雷达等。这一阶段的仿制工作为中国雷达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培养了初步的科研和生产能力。
1960年至1975年的自主研制阶段,1960年,苏联专家全部撤退并停止援助合同,给中国的雷达仿制工作带来了很大损失和困难。然而,中国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坚定地走自力更生之路。在这一阶段,中国围绕“两弹一星”等战略武器和为陆、海、空军常规武器装备现代化配套进行了各种雷达的研究、试制和生产。同时,也开始研制雷达干扰设备,以增强电子对抗能力。
1975年至2000年的追踪追赶阶段,70年代后,随着反弹道导弹、空间卫星探测与监视、军用对地侦察等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雷达及其干扰设备的发展。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各种新型雷达和雷达干扰设备,并逐步实现了军用雷达的国产化。同时,雷达新技术不断被突破,品种增多,“军民结合”的产品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2000年至今的现代化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融入,雷达干扰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多功能和集成化。中国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雷达干扰设备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雷达干扰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雷达干扰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等,其中原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电子元器件包括高性能的集成电路、滤波器、放大器、开关等。产业链中游为雷达干扰设备的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军事、民用领域,其中军事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子对抗、情报侦察等,民用领域主要应用于电磁环境监测、电磁兼容测试等。
雷达干扰设备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四、市场规模
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在技术革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进步,这些技术上的飞跃不仅提升了国内雷达干扰设备的性能水平,更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如数字化干扰技术、多模干扰技术、智能雷达干扰技术以及隐藏干扰技术等,标志着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正逐步迈向智能化、高精度和高效能的新阶段。
雷达干扰设备目前运用技术分类
中国雷达干扰设备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快车道上,其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正稳步增强。近年来,得益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民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