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九出口订舱操作
CATALOGUE
目录
02
配舱实务操作要点
01
出口订舱流程概述
03
订舱规范与操作步骤
04
客户确认与服务保障
01
PART
出口订舱流程概述
国际贸易运输基本流程
询价与报价
货主或货代需向船公司或船代咨询航线、船期、运费等信息,船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和舱位情况提供报价,包括基础运费、附加费及付款条款等关键数据。
委托与订舱
货主确认报价后提交订舱委托书(十联单),需包含货物明细(品名、重量、体积)、起运港/目的港、箱型箱量等,船公司审核后签发配舱回单(含提单号、船名航次)。
装箱与集港
根据装箱方式(内装/门到门)安排拖车或仓库装箱,确保货物在截关前完成报关并运送至码头,堆场接收后生成装船清单供海关查验。
装船与单证交接
货物装船后船公司签发正本提单,货代需核对提单信息(如品名、件数、运费条款),并将清关文件(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等)寄送收货人。
订舱环节在物流链中的作用
订舱是连接货主与承运人的核心环节,通过提前锁定舱位确保货物按时出运,避免因爆舱导致的延误,尤其对旺季高需求航线至关重要。
舱位资源协调
费用管控枢纽
风险控制节点
订舱阶段明确海运费、THC、燃油附加费等成本构成,货代可据此优化运输方案(如选择中转港或直达航线),降低整体物流支出。
通过订舱合同明确船货双方责任(如免箱期、滞港费),规避甩柜、货损等纠纷,特殊货物(危险品、冷藏货)需提前申报以确保合规运输。
订舱操作参与方与职责划分
货主(Shipper)
提供准确的货物信息(毛重、体积、HS编码),确认运费条款(FOB/CIF),支付费用并配合提供报关资料,如商业发票、装箱单。
货代(FreightForwarder)
根据货主需求匹配船期,代办订舱、报关、保险等手续,协调拖车与仓库装箱,跟踪货物动态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
船公司(Carrier)
提供舱位并签发提单,负责船舶配载与运输安全,公布截关时间(CYCutoff)和海运提单(MBL)样本供核对。
码头与堆场
接收集港货物并安排装船,管理集装箱流转(如空箱调配、重箱进场),配合海关完成货物查验与放行操作。
02
PART
配舱实务操作要点
重货下沉原则
优先将重量大的货物(如机械设备、钢材)放置在船舱底部,轻泡货(如纺织品、塑料制品)堆叠在上层,以降低船舶重心,确保航行稳定性。需结合货物体积与重量计算积载因数(StowageFactor)。
货物配载原则与舱位计算
舱容利用率优化
根据货物尺寸和船舱结构进行三维配载模拟,避免出现亏舱(未利用空间)。例如20GP集装箱理论容积33m3,实际装载率需达85%以上才符合经济性要求。
动态平衡调整
考虑中途挂靠港的装卸顺序,将先卸货物后装、后卸货物先装,减少翻舱次数。需使用配载软件计算各舱位压载水调整量,保持船舶吃水差在0.5-1米范围内。
准确识别ETD(EstimatedTimeofDeparture)、ETA(EstimatedTimeofArrival)、Cut-offTime(截关时间)等关键节点。例如MAERSK的AE7航线上海港每周二截关,周四开船,需提前5天完成报关。
船期表解读与航线匹配
船期要素解析
评估直达航线与中转航线的时效差异,如欧洲线中地中海航运的MEX航线比马士基的AE1航线快3天但运费高15%。需结合客户交货期和成本预算综合选择。
航线服务对比
注意节假日班次调整(如春节停航)、临时加班船(ExtraLoader)的舱位释放时间。2023年美西港口拥堵期间,CMA新增的CLX+航线每周额外提供500TEU舱位。
特殊航次识别
特种货物配舱注意事项
危险品分级管理
温控货物舱位验证
超限货物绑扎要求
根据IMDGCode对第2类(气体)、第4类(易燃固体)等危险货物进行隔离配载,如5.1类氧化剂需与8类腐蚀品水平间隔3米以上,并张贴UN编号标识牌。
OOG货物(如风电叶片)需预先提交货物重心位置图纸,使用专用绑扎件(如D型环链条)固定,甲板货物受风面积超过50㎡时需申请风力计算报告。
冷藏集装箱需提前48小时预冷,检查船用插座(ReeferPlug)电压是否匹配(440V/60Hz),设定温度波动范围(如冷冻海鲜要求-25℃±2℃)。
03
PART
订舱规范与操作步骤
订舱委托书填写规范
订舱委托书是货代与承运人之间的法律文件,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货物延误或额外费用。需确保发货人、收货人、通知人信息与信用证完全一致。
信息准确性至关重要
特殊要求明确标注
贸易条款与责任划分
如危险品、温控柜等特殊需求需在委托书中单独列明,避免承运人遗漏导致运输事故。
必须清晰填写FOB/CIF等条款,明确费用承担方(如THC、海运费由谁支付),避免后续争议。
COSCO系统操作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