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职业学院《纳税实务》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序号:28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教学单元名称
项目八财产和行为税
印花税
耕地占用税
课时
2
学情分析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喜欢记忆概念,不擅长理论联系实际,倾向于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熟悉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范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学生掌握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的应纳税额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完成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学生能够完成耕地占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素质目标
1.培养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细致耐心的职业素养;
2.培养对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印花税应纳税额计算
2.教学难点:不同税目印花税计税依据的确定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授课类型
理论课£理实一体课R实践课?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资源
参考教材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纳税实务》套书(第6版)、主编:张瑞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实训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在课程教学平台布置自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拓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课中
复习回顾(3min)
1.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
承前启后
布置任务(2min)
情景创设,布置本次课任务
通过案例形式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25min)
知识点1印花税
1.印花税对谁征
(1)征税对象
书立凭证行为、证券交易行为。
(2)征税范围
应税凭证,是指印花税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列明的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和营业账簿、证券交易
(3)税目
思政融入:百年沧桑,艺术的印花税票与法定的印花税制。2020年印花税票以“税收助力决胜全面小康”为题材,一套9枚。
2.印花税谁来缴
(1)纳税义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的纳税人。
(2)扣缴义务人: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为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扣缴义务人。
3.印花税征多少
(1)计税方法:从价计征
(2)计税依据:应税凭证计税金额
①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②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③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
④证券交易的计税依据,为成交金额;
⑤未列明金额的,按照实际结算的金额确定;
⑥同一凭证因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率,分别载有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算应纳税额。
(3)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比例税率
4.印花税如何征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
(3)纳税地点
教师讲授知识点
使用信息化教学,学习知识点1
新课讲授
(20min)
知识点2耕地占用税
1.土耕地占用税对谁征
(1)征税对象
占用耕地的行为
(2)征税范围
2.耕地占用税谁来缴
纳税义务人:境内占用耕地用来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和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3.耕地占用税征多少
应纳税额=实际占用耕地面积×定额税率
面积的计税单位为平方米,一次性征收
4.耕地占用税如何征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
(3)纳税地点
教师讲授知识点
使用信息化教学,学习知识点1
分组实践
(15min)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
1.教师指导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
2.教师听取每个小组代表的汇报,给予评价。
巩固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财税拓展
(10min)
教师讲解涉税相关会计分录
财税知识点融合
总结评价
(5min)
1.教师对本次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学生根据教师总结重新梳理本节课知识
2.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和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学生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并对教师及本次课给予评价。
通过总结评价找到教学环节中不适合本班学生的内容,在今后教学中继续改进。
作业
1.完成课后测试题
2.预习资源税应纳税额计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