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8.纳税实务教案6-5.docx
文件大小:307.8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2.75千字
文档摘要

XX职业学院《纳税实务》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序号:18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教学单元名称

项目六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实训

课时

2

学情分析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喜欢记忆概念,不擅长理论联系实际,倾向于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熟悉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规定

2.学生掌握收入总额、不征收收入和免税收入计算方法

3.学生掌握准予扣除项目计算方法

4.学生掌握应纳税所得额间接计算公式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企业日常业务计算收入总额、不征收收入和免税收入

2.学生能够根据企业日常业务计算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3.学生能够根据企业日常业务利用间接计算公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素质目标

1.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2.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准予扣除项目的计算

2.教学难点: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授课类型

理论课£理实一体课£实践课R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资源

参考教材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纳税实务》套书(第6版)、主编:张瑞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实训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在课程教学平台布置自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拓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课中

复习回顾(5min)

1.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确定

2.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

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

熟悉本节课实训考察知识点

布置任务(5min)

布置本次课任务

通过案例形式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讲解

(5min)

学生讲解课后作业已完成任务:收入的确认

教师听取学生完成情况,针对

通过展示让学生容易找到易错点和不足

分组实训

(15min)

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要求一

计算会计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应纳税所得额。

1.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调增额:940000015%=124952.50元

2.业务招待费调增额:520000?min5‰,520000×60%)=210831.75元

3.利息支出调增额:230000?200000=30000元

4.不允许在税前列支的赞助支出调增额:500000元

5.公益性捐赠支出调增额:1000000?3117600×12%=625888元

6.不允许在税前列支的罚款支出调增额:10000元

7.国库券利息免征企业所得税,调减56000元

会计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企业所得税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

3117600+124952.50+210831.75+30000+500000+625888+100000?560000

=4149272.25(元)

教师指导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

巩固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展示(10min)

分小组展示完成情况

教师听取每个小组代表的汇报,给予评价

通过展示让学生容易找到易错点和不足,通过听取其他小组汇报学习他人优点

分组实训

(5min)

小组合作完成实训任务二

计算会计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应纳税额。

该企业20XX年境内所得应纳税额:

4149272.25×25%=1037318.06(元)

加20XX年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

(1500000+1300000×25%=700000(元)

该企业20XX年境内、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合计=1737318.06(元)

教师指导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

巩固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讲授

(10min)

知识点1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中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扣除限额)。

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

扣除限额:可以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或者不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计算方式一经选择,5年内不得改变。

抵免原则:

教师教授实训过程中出现的课外知识

拓展学习内容

课堂测试

(5min)

利用智能课堂完成测试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测试,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