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职业学院《纳税实务》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序号:16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教学单元名称
项目六企业所得税
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课时
2
学情分析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喜欢记忆概念,不擅长理论联系实际,倾向于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熟悉准予扣除项目一般规定
2.学生掌握税法允许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
3.学生掌握不得扣除项目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完成准予扣除项目的计算
素质目标
1.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2.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三项”经费支出、利息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加计扣除等准予扣除项目金额计算
2.教学难点:准予扣除项目范围和标准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授课类型
理论课£理实一体课R实践课?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资源
参考教材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纳税实务》套书(第6版)、主编:张瑞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实训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在课程教学平台布置自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拓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课中
复习回顾(3min)
1.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的确定
2.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
3.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
承前启后
布置任务(2min)
情景创设,布置本次课任务
通过案例形式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10min)
知识点1准予扣除项目的一般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知识点2税法允许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
1.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据实扣除。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三项”经费支出
“三项”经费包括职工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教师讲授知识点
使用信息化教学,学习知识点1-2
学生练习
(10min)
【案例1】甲企业20XX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应付职工工资300万元,实际为本企业职工支付工资220万元、奖金40万元、补贴20万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支出。
准予扣除金额=2800000元
不可扣除金额=3000000-2800000=200000元
【案例2】接上题甲企业20XX年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为30万,工会经费为8万,职工教育经费为25.4万,均实际发生和拨缴,取得了税前扣除的合法凭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税前扣除的三项经费金额是多少?
职工福利费准予扣除限额=2800000×14%=392000元
工会经费准予扣除限额=2800000×2%=56000元
职工教育经费准予扣除限额=2800000×8%=224000元
三项经费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300000+56000+224000=580000元
三项经费不可扣除金额=(80000-56000)+(254000-224000)=54000元
1.学生完成知识点对应案例
2.教师讲解案例
通过案例对知识点加深理解
新课讲授
(5min)
知识点2税法允许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
3.社会保险费
(1)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