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职业学院《纳税实务》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序号:10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教学单元名称
项目三消费税
2.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
课时
2
学情分析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喜欢记忆概念,不擅长理论联系实际,倾向于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熟悉自产自用的情形
2.学生掌握从价定率方法下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3.学生掌握从量定额方法下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4.学生掌握复合计征方法下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5.学生掌握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完成自产自销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2.学生能够完成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素质目标
1.传承勤俭节约、劳动致富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
2.传承工匠精神,增强消费税税收筹划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征方法计算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消费税
2.教学难点: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授课类型
理论课£理实一体课R实践课?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资源
参考教材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纳税实务》套书(第6版)、主编:张瑞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实训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在课程教学平台布置自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拓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课中
复习回顾(3min)
1.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目
2.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
承前启后
布置任务(2min)
情景创设,布置本次课任务
通过案例形式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15min)
知识点1自产自销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1.从价定率计算
消费税按从价定率方法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比例税率
(1)销售额的一般规定
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同增值税的价外费用),但不包括向购货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如果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未扣除增值税税款或者因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采取价税合计形式收取货款的,在计算消费税税额时,应将销售额换算成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后再进行计算,其换算公式为: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销售额的特殊规定
①对包装物的处理规定如下。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无论包装物是否单独计价,也不论在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缴纳消费税。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此项押金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和已收取的超过12个月的押金,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押金是否返还与会计上如何核算,均需并入酒类产品销售额中,依酒类产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②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的自产应税消费品,应当按照门市部对外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征收消费税。
③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④纳税人采用以旧换新(含翻新改制)方式销售金银首饰,应按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确定计税依据征收消费税。
⑤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⑥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
教师讲授知识点
使用信息化教学,学习知识点1
学生练习
(5min)
【案例】20XX年10月,某汽车生产企业将生产的800辆小汽车分两批销售,其中300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4500万元,税额585万元;500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6500万元,税额845万元。该汽车生产企业当月应缴纳的消费税为多少万元。
小汽车比例税率:5%
应纳税额=(4500+6500)×5%=550(万元)
1.学生完成知识点对应案例
2.教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