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7.纳税实务教案2-6.docx
文件大小:257.5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2.27千字
文档摘要

XX职业学院《纳税实务》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序号:7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教学单元名称

项目二增值税

2.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课时

2

学情分析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喜欢记忆概念,不擅长理论联系实际,倾向于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熟悉简易计税法的适用情形

2.学生掌握简易计税法应纳税额计算方法

3.学生掌握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判断哪些业务采用简易计税法计算增值税

2.学生能够准确计算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

3.学生能够准确计算进口货物缴纳增值税

素质目标

1.具备信息素养、数据思维、终身学习能力

2.合理节税,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增值税简易计税法应纳税额计算的应用

2.教学难点: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授课类型

理论课£理实一体课R实践课?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资源

参考教材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纳税实务》套书(第6版)、主编:张瑞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实训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在课程教学平台布置自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领取任务单

拓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课中

复习回顾(3min)

1.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

2.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

承前启后

布置任务(2min)

情景创设,布置本次课任务

通过案例形式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15min)

知识点1适用范围

1.一般纳税人发生的特定应税行为

2.小规模纳税人

知识点2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公式中销售额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计算应纳增值税的销售额规定内容一致,是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自行开具的发票是普通发票,发票上列示的是含税销售额,因此,在计税时需要将其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换算公式为: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思政融入:讲解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了解我国如何通过减税降费惠及你我。

教师讲授知识点

使用信息化教学,学习知识点1-2

学生练习

(10min)

【案例1】甲广告公司(小规模纳税人)20xx年3月发生销售额(不含税)62万元,另因发生服务中止而退还给服务接收方销售额15万元,则甲广告公司3月份应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3月份应纳税额=(62-15)×3%=1.41(万元)

【案例2】甲生产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xx年3月对部分资产盘点后进行处理:销售边角废料,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含税收入82400元;销售使用过的小汽车,取得含税收入72100元(未放弃减税优惠)。

3月份应纳税额=82400÷(1+3%)×3%+72100÷(1+3%)×2%=2400+1400=3800(元)

1.学生完成知识点对应案例

2.教师讲解案例

通过案例对知识点加深理解

新课讲授

(15min)

知识点3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1.进口货物的纳税人

申报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境内的货物,均应缴纳增值税。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办理报关手续的单位和个人,为进口货物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也就是说,进口货物增值税纳税人的界定范围较宽,包括了国内一切从事进口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

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计税价格+关税

如果进口货物属于消费税应税消费品,其组成计税价格中还要包括进口环节已纳消费税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计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教师讲授知识点

使用信息化教学,学习知识点3

学生练习

(10min)

【案例】甲商场20xx年6月进口货物(税率13%)一批,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90万元,货物报关后,该商场按照规定缴纳了关税10万元,并取得了海关开具的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已知该货物不属于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计算货物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90+10=100(万元)

进口环节应纳增值税=100×13%=13(万元)

1.学生完成知识点对应案例

2.教师讲解案例

通过案例对知识点加深理解

课堂测试

(5min)

利用智能课堂完成测试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测试,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

巩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