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6.4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pptx
文件大小:18.63 M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08千字
文档摘要

企业所得税项目六纳税实务6.4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05目录CONTENTS0203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境外所得税收抵免01核算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06

一、核算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PART01PART02PART0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一、核算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PART01PART02PART03【例6-8】甲公司是居民企业,主要从事实木家具的生产和销售。2024年度取得销售收入2500万元,发生销售成本1100万元。发生销售费用670万元(其中广告费450万元)、管理费用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5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税金及附加40万元;实现营业外收入7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5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6万元);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为150万元,拨付工会经费3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2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2.25万元。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计算甲公司2024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一、核算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PART01PART02PART03解析:(1)会计利润总额=2500+70-1100-670-480-60-40-50=170(万元)(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2500×15%=375(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纳税调整增加额=450-375=75(万元)(3)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15×60%=9(万元),2500×5‰=12.5(万元),9万元12.5万元。业务招待费纳税调整增加额=15-9=6(万元)(4)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扣除限额=170×12%=20.4(万元)公益性捐赠支出纳税调整增加额=30-20.4=9.6(万元)

一、核算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PART01PART02PART03(5)工会经费的扣除限额=150×2%=3(万元),实际发生额未超过扣除限额,不需要纳税调整。职工福利费的扣除限额=150×14%=21(万元)职工福利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5-21=4(万元)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限额=150×8%=12(万元)职工教育经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25-12=0.25(万元)三项经费合计纳税调整增加额=4+0.25=4.25(万元)(6)税收滞纳金不得在税前列支,纳税调整增加额为6万元。(7)应纳税所得额=170+75+6+9.6+4.25+6=270.85(万元)(8)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270.85×25%=67.71(万元)

二、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PART01PART02PART03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1)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设账簿的或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2)只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收入总额能够查实,但其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准确核算的。(3)只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查实,但其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的。(4)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纳税资料,难以查实的。(5)账目设置和核算虽然符合规定,但并未按规定保存有关账簿、凭证及有关纳税资料的。(6)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1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适用范围

二、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PART01PART02PART03(1)定额征收。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2核定征收的办法

二、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PART01PART02PART03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见表6-3)。表6-3 应税所得率表行业应税所得率(%)农、林、牧、渔业3~10制造业5~15批发和零售贸易业4~15交通运输业7~15建筑业8~20饮食业8~25娱乐业15~30其他行业10~30

二、核定征收应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