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项目六纳税实务6.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05目录CONTENTS020304不征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的一般规定税前准予扣除项目的标准01收入总得税前扣除项目亏损弥补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PART01PART02PART03PART04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就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PART05PART06PART07
一、收入总额PART01PART02PART03PART04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PART05PART06PART07
一、收入总额PART01PART02PART03PART04PART05PART06PART07①销售货物收入②提供劳务收入③转让财产收入④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⑤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⑥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⑧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⑨其他收入⑩特殊收入的确认
一、收入总额PART01PART02PART03PART04PART05PART06PART07【试一试】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收入确认时间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特许权使用人实际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B.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C.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D.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不征税收入PART01PART02PART03PART04PART05PART06PART07(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三、准予扣除项目的一般规定PART01PART02PART03PART04PART05PART06PART07(1)成本(2)费用(3)税金(4)损失(5)其他支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三、准予扣除项目的一般规定PART01PART02PART03PART04PART05PART06PART07【试一试】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缴纳的下列税金中,不得扣除的是()。A.增值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D.城市维护建设税
四、税前准予扣除项目的标准PART01PART02PART03PART04PART05PART06PART07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据实扣除;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A100000),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1工资、薪金支出
四、税前准予扣除项目的标准PART01PART02PART03PART04PART05PART06PART07
残疾人员工资加计扣除的意义PART01PART02PART03PART04PART05PART06PART07加计扣除政策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制度性保障,彰显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