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质量一、概念人口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人口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第20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相互关系1.人口数量和质量互相依存;2.人口数量和质量互相制约;3.互相转化互相替代。贝克尔关于孩子数量与质量替代理论第2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人口质量的测量指标★(一)反映身体素质的统计指标1.平均预期寿命(LifeExpectancyorExpectationofLife)指同年出生的一批人,按照现实的年龄别死亡水平度过一生,预期可能存活的平均年岁(即出生平均预期寿命);或这批人活到某一年岁(X)时,平均还能继续存活的年数(即X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或平均剩余寿命)。第2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0~2005年世界各地人口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全世界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最不发达国家中国总人口66.075.664.151.471.2女性68.179.365.752.273.5男性63.971.962.550.669.1单位:岁资料来源: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00RevisionVul.I,TableA.30.第2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第25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资料:中国出生人口素质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约为5.6%。据2011年《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统计,1996年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每万人中87.8人,到2003年强制婚检取消时,每万人中为约120人,上升幅度为36.7%,2010年这项数字为每万人中149.9人,相较于2003年,增幅为24.9%,虽然增幅明显减缓,但出生缺陷率绝对值依然呈升高趋势。第26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发病率或患病率第27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残疾率第28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资料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了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及各类、不同等级的残疾人数,具体数据为: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第29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关于“文化素质”的统计指标1.文盲率(IlliteracyRate)第30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55年,辽宁省复县沙坨村的扫盲班在地里通过实物进行扫盲教学。图为1952年,天津一个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学习生字。第3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人均受教育年限 是指根据某一人口群体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数。人均受教育年限=(小学人数*6+初中人数*9+高中人数*12+大学(大专)人数*16)/6岁或15岁以上人口总数第3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各类受教育程度人口第3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相关资料:
1990年以来全国各类受教育人口所占比重第35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第1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第二节人口质量第2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一、人口数量(一)概念人口数量,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即在一定时点和地域范围内所有构成整个社会群体的个人总和。人口基数:统计中用作计算标准的人口总数。人口规模:人口总数第3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人口数量的测定1.人口普查;2.经常性的人口登记制度;3.人口抽样调查。第4页,共4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人口数量的临界点最优人口衡量指标: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