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主讲人:曹文龙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C目录ONTENTS1钢在桥梁中的应用2国外耐候钢桥发展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3国内耐候钢桥发展
1钢在桥梁中的应用
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1.1桥梁材料发展历史概述桥梁,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交通设施,从原始时期开始逐步发展,从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到后来的人造木桥、石桥一直到近代的钢筋混凝土桥跟钢结构桥,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跨度越来越大,材料也日趋先进。特别是钢桥,虽然仅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自身的特性,在现代桥梁建设中得到了众多设计师的青睐,因而有许多著名的钢桥出现。
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1.2国外钢桥发展概述1779年英国建筑师与炼铁专家达比建成世界第一座铁铸拱桥。1840年惠普尔用铸铁和锻铁建成全铁桁梁。自1850年之后,工程界逐步掌握了静定钢桁架梁的内力分析方法。1867年,H.格贝尔哈斯富特建成了一座静定悬臂桁架桥。1890年英国便建成了跨度521.2米的福斯湾铁路桥,它是公认的铁路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这是一座弦杆用管形杆件的双臂梁铁路桥。19世纪60年代,炼钢技术的逐步发展,美国于187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路易斯钢拱桥。1883年交付使用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是当时世界上最初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7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至今仍被使用,它的抗风性能好,为悬索桥向更大跨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旧金山金门大桥,1937年5月建成通车。金门大桥横跨南北,将旧金山市与Marin县连结起来。花费四年多时间修建的这座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结构之一。它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但它却是最著名的。金门大桥的巨大桥塔高227米,每根钢索重6412公吨,由27000根钢丝绞成。1998年4月5日,世界上目前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坐落在日本神户市与淡路岛之间,全长3911米,主桥墩跨度1991米,直径1.12米,由290根细钢缆组成,重约5万吨。明石海峡大桥首次采用180MP级超高强钢丝,使主缆直径缩小并简化了连接构造,首创悬索桥主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顶推法施工的跨谷斜拉桥。
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1.3中国的钢桥发展历史唐朝中期,我国已发展到用铁链建造吊桥,我国保留至今的有跨长约100m的四川泸定县大渡河铁索桥(1706年)。1934-1937年,39岁的茅以升先生带领中国工程师设计并监造了钱塘江大桥(主跨65.84m,全长1453m),开创了我国自行建造钢桥的历史。1956年,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合作,在沈阳桥梁厂试焊成功第一孔24米焊接板梁,此后,第一批320孔24m焊接板梁桥,架设在石太线和湛江附近支线上,这是我国第一次制造焊接桥。1957年,借助前苏联专家的技术和材料,中国建造完成了武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桥梁全长1555.5米,主跨128米,该桥的建设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钢桥设计、施工、制作、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为中国钢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武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也是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桥。
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1968年,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材料,自行设计建造了正桥长1576m,铁路桥全长6772m,公路桥全长4588m的南京长江大桥,主跨160m首次使用国产的16Mnq钢,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的苏通大桥工程规模浩大:其主跨跨径达到1088米,是世界位居第二大跨径的斜拉桥,其主跨1104米,主塔高度达到300.4米,为世界第二高的桥塔;
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世界大跨径悬索桥排名序号桥名主跨(米)主梁结构形式所在国家建成年限1日本明石海峡大桥1991简支钢桁日本19982中国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1700连续钢箱中国20193中国舟山西堠门大桥1650钢箱梁中国20094丹麦大伯尔特桥1624钢箱丹麦19965中国润扬长江公路大桥1490简支钢箱中国20056英国亨伯尔桥1410连续钢箱英国19817中国江阴长江公路大桥1385简支钢桁中国19998中国香港青马大桥1377简支钢桁中国19979美国维拉扎诺大桥1298钢箱美国196410金门大桥1280简支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