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周转房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基础结构工程施工
1、根据总图坐标系及控制TBM点用经纬仪投点引测,以施工图主要轴线定点,并设以特点标志,用砼加以保护。
2、龙门桩板均用钢管制作就位,离轴线不少于3M,用油漆标好各轴线编号。用钢锯锯一小凹槽,在龙门管轴线定位前标高引入,以钢管面为统一标高。
3、在桩位放样前对各轴线及编号必须逐一进行技术复核。以免出现差错。碰到桩机进退场或运输管桩需要龙门桩暂时移开时,必须先引出桩。待上述工作完成后复原。打桩过程每个轴线均严格受控,以便于随时复核桩管位置。
第二节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主体工程的施工是本工程关键所在,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投入大量的施工机械、运输设备、周转材料、施工人员等为主体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完成主体工程,为后续装修、安装工程创造条件和施工时间,对工程创优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工程施工顺序:
抄平放线→轴线复核→柱、钢筋绑扎、安装预留等→支模→验收复核→浇捣柱、砼→支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安装预埋)→验收复核→浇筑砼→养护→上层结构施工→填充墙砌筑。
(一)钢筋工程施工要点
钢筋均在现场制作加工,按总平面图要求,钢筋原材料进场,按不同批次、规格,分别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钢筋采用焊接接头以节约成本,水平钢筋采用对焊,电弧焊、焊工必须持有效上岗证操作工,焊件按规范要求及时取样试验。
主体施工前,应对其进行专项设计,并有详细的节点预埋图等,钢筋绑扎时按预埋图设置预埋件。有墙体的部位,柱子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拉接钢筋。
钢筋绑扎应遵循先纵梁后横梁,先梁后板的原则进行,同时应先将密集处钢筋穿插好,后疏散绑扎。确保钢筋相对位置准确,梁、柱主筋保护层25mm,墙板钢筋保护层15mm,钢筋绑扎时均在外侧底部绑扎预制垫块,平板上下层钢筋用φ8马蹬固定位置。
(二)模板工程
结构工程施工中模板的选择与配备,对于工程的质量与施工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公司技术部门设计计算及本工程特点,模板全部选用18mm厚九夹板。本工程结构层数较多,但每一层每个施工段结构形式,梁板布置大致对称,施工时可逐层上移。在模板四边加方木密排钉牢固定,有利于增加模板的强度和重复使用,支模时在柱子四条侧边,梁底面与侧面两条交接边镶嵌海绵条,平板模板接缝处贴胶带纸可有效避免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模板支撑采用φ48mm、δ=3.5mm及相应钢扣件,水平梁平板由于面积相对较大,在钢管支架上铺设@400,60×80mm方木,上铺18mm厚九夹板。
在结构施工中还应注意,不得在模板上集中或超量堆放材料等,使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规定要求,砼构件强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后(悬挑构件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模,拆模时应遵循合理的顺序,杜绝野蛮操作。
由于本工程砼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下一步装饰工程,特别是梁柱节点等,必须严格把关,施工时应进行认真翻样,确定主要节点的支护方式。
(三)砼工程
本工程均采用商品砼。
柱、梁砼分层浇筑,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500m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捣时快插慢拨,不得漏振。平板砼用插入式振动器先振好,再用平板振动器均匀拖平,在砼初凝前用木蟹抹平。板面上所有卫生间墙体均用素砼翻高120mm(门洞口除外)。
砼浇筑完成后应加强养护,使其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定强度,养护水源,垂直安装二根φ50水管,在每个楼层设水笼头,作消防、砼养护、楼层清洗之用。
(四)砌体工程
1、墙体:本工程±0.000以下与土壤接确或处于潮湿环境的墙体采用MU10普通机制粘土砖,外墙采用KM1多孔砖,内墙采用轻质材料。
2、砂浆:±0.000以下用M5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用M5混合砂浆砌筑。
在砖砌体施工前须向班组做“三交底”工作,砖块须有“质保单”,并现场抽检其外形、规格、尺寸、表面质量,按规定要求取样送试验室进行抗压、抗折、强度指标复检,当符合规范与设计要求标准的方可进入工程使用,严把材料质量关。
砌筑砂浆配合比须由试验室确定并提供给现场,在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标准要求计量拌制,并保证砂浆具有稠度性、和易性、保水性。砌筑砂浆与砖块强度必须符合达到设计要求。在砖墙前砖块必须浇水湿润。
砖墙砌筑前须测定标高,弹线,立皮数杆,预留好门、窗洞口。各柱墙交接处、纵横墙交接处,设2根φ6@500拉结筋。
砖墙砌体必须组砌合理,内外搭接,横平竖直,上下错缝,砂浆饱满,表面平整、洁净,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第三节屋面工程
屋面分部工程直接影响今后的使用与建筑物的寿命,是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要精心组织施工,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对屋面进行渗漏水检查,平屋面进行蓄水试验,坡屋面雨天观察,无渗漏水现象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基层务必清理干净,且充分干燥,做好整体水平控制点,使整个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