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阴极保护智能测试桩的原理及组成.docx
文件大小:11.78 KB
总页数: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阴极保护智能测试桩的原理及组成

工作原理

电化学原理:金属腐蚀是氧化还原反应,金属与电解质接触时,阳极反应中金属原子失电子成为离子,阴极反应中环境氧化剂得电子。阴极保护技术施加反向电流使金属表面成阴极,抑制阳极溶解。智能测试桩通过测量被保护结构的极化电位判断保护状态,基于参比电极作为电位基准,常用硫酸铜电极提供稳定电位,采用近参比法消除土壤电阻引起的IR降误差。

传感器测量原理:集成多种传感器,如测量电位的电位传感器、测量电流的电流传感器等,实时采集阴极保护系统中的电位、电流等关键参数,还可通过多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氯离子浓度等环境参数,全面评估腐蚀状况。

结构组成

桩体:一般采用不锈钢、碳钢、水泥、PVC等材质,具有坚固耐用、耐腐蚀等特点,可抵御恶劣环境,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接线端子:材质多为铜或铜合金,有良好导电性,用于连接测试导线,通常有多个且有明确标识,方便连接被保护金属结构、参比电极和测试仪器。

参比电极:常用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银/氯化银参比电极等,为电位测量提供基准。

测试导线: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绝缘性,用于连接接线端子和测试仪器,实现信号传输。

数据采集模块: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存储和初步处理。

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判断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状态。

通信模块:如GPRS、4G/5G等,将处理后的数据远程传输至监控中心或移动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供电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支持干电池、蓄电池或太阳能供电,保障设备持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