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序号
项目
冬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
钢筋工程
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工性能下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钢筋负温冷拉和冷弯
钢筋负温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不能分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宜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
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的时候,由于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而冷拉率的确定应与常温下施工相同。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冷拉设备仪表和液压工作系统油液应根据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
钢筋负温焊接
负温度条件下焊接钢筋,应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风力超过3级时应有挡风措施。焊后冷却的接头严禁碰到冰雪。
负温度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钢筋负温度电弧焊接的时候,必须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的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突然增大,进行帮条、搭接电弧焊时,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点焊缝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负温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需作适当的调整。其中焊接电流的大小应根据钢筋直径和焊接时的环境温度而定。焊接药盒拆除的时间宜延长2min左右;焊接的渣壳宜延长5min方可打渣。
2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砌筑等工程在施工时连续3天室外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即进入冬期施工。
在冬施期间搅拌站及时提出对原材料,外加剂及到达现场时的混凝土温度等技术要求,搅拌站需进行试配合格后,方能生产,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根据自然气温条件和工程的结构类型、原材料、工期限制等要求,从节约能源和降低冬施费用着想,采用蓄热法、掺外加剂、保温材料覆盖法进行施工。
混凝土应及时运到浇注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上混凝土热量损失,表面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和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0℃,一般控制在15℃~20℃。
混凝土在浇注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浇注时风力超过4级,需在迎风面采取防风、防冻保护措施。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立即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墙模板外挂阻燃草袋子。混凝土板上应覆盖一层薄膜,一层阻燃草袋,气温特别低时,再加盖—层阻燃保温材料。
作好混凝土的测温工作,按施工方案布置测温孔,并应编号。混凝土浇注前,对测温人员应作详细交底。测温孔应在浇注混凝土的同时及时留好。
按规定作好冬期施工混凝土试块管理工作,试块组数应比常温多两组,此两组试块应在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
当环境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保湿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
3
模板安拆
模板在安装时外侧的冰雪、冻块清理干净。
冬施浇注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彻底清理模板内的冰雪。使模板内保持干净。
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在冬期拆除模板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滑落;不要将模板遗留在有水区域,要及时整理、码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