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土地资源的定义是()
A.地球表面的所有陆地
B.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C.具有生产能力的耕地总和
D.人类开发利用的所有土地
2.土地资源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
3.地貌类型按形态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五大类
A.盆地
B.台地
C.谷地
D.沙丘
4.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和()四个阶段
A.数据录入
B.成果验收
C.地图绘制
D.专家评审
5.可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不包括()
A.生产性
B.稳定性
C.经济性
D.可承受性
6.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土地压实
7.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中,应优先纳入保护范围的是()
A.废弃工矿用地
B.蔬菜生产基地
C.荒草地
D.未利用地
8.土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不包括()
A.等差级数机械处理
B.反映最佳评价条件
C.定性指标量化
D.分级科学依据
9.农业生态区法(AEZ)研究的步骤不包括()
A.土地资源清查
B.划分农业生态区
C.计算生态区生产力
D.土地价格评估
10.土地资源的资产特性不包括()
A.商品特性
B.不可替代性
C.增值特性
D.产权特性
11.中国耕地资源的特点是()
A.人均耕地面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中低产田占比高
C.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D.耕地质量均匀
1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中,耕地在1:10000比例尺下为()
A.4mm2
B.6mm2
C.15mm2
D.20mm2
1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前提是()
A.技术不变
B.投入无限
C.土地类型不变
D.气候条件稳定
14.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的四级分类制包括纲、级、亚级和()
A.类
B.单元
C.型
D.组
1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中,不涉及的因素是()
A.土地生产潜力
B.人均粮食需求
C.土地价格
D.投入水平更多试题资料,请淘宝搜索自然资源小灵通
16.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pH值
D.土壤颜色
17.我国400mm等雨量线是()
A.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B.牧区与农区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18.土地类型的命名方法不包括()
A.三名法(植被+土壤+地貌)
B.二名法(植被+地貌)
C.习惯命名法
D.数字编码法
19.土地复垦的标准不包括()
A.恢复至破坏前的生产力水平
B.改造为新适宜性土地
C.恢复植被保持环境功能
D.建设为建设用地
20.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内容不包括()
A.耕地总量平衡
B.土地价格波动
C.基本农田保护状况
D.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1.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不包括()
A.支撑功能
B.净化功能
C.养育功能
D.商品功能
22.土地利用结构是指()
A.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比例关系
B.土地权属的分布
C.土地价格的空间差异
D.土地开发强度
2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不包括()
A.针对性原则
B.比较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可持续性原则
24.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
A.垂直地带性
B.区域地带性
C.局部地带性
D.微观地带性
25.土地资源调查中,补测地物点对四周明显地物点的中误差,平地不得超过图上()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26.土地经济评价的核心是()
A.土地投入产出效益
B.土地自然质量
C.土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