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测量质量保护措施.docx
文件大小:12.94 KB
总页数: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测量质量保护措施

序号

内容

1

测量人员要随时做好桩位点的保护、恢复、标识。

2

每个安装过程必须固定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不得随便更换施测人员和测量器具,以保证测量数据相对准确。

3

施测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精心操作,对中要准确,测角应采用复测法,后视应选长边,切忌以短边定长边。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4

无论是全站仪的坐标测量,经纬仪的平面测量,还是水准仪的高程测量,每次测量操作都要进行闭合检查,确保测量无误时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5

测量数据要有专人记录,数据处理要保证至少经过两人计算、复核,坚持测量、计算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6

选用合理的仪器和科学的施测方法,并正确使用和精心爱护仪器,每次测量完毕,首先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具备装箱条件方可装进仪器箱,并检查仪器的电池和备用电池的电量,保证仪器随时有足够的电量可以使用。

7

仪器操作人员不允许擅自离开岗位,以免仪器由于外力而引起倾倒摔坏。

8

测量仪器的制造和校正不可能十分完美,如仪器各种轴线间的几何条件不完全满足、刻划不均匀;采用的量度单位不能量尽物体的大小等,导致观测值的精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

9

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限,所以不论如何仔细工作,在安置仪器、瞄准目标及读数等方面均会产生误差。

10

外界条件影响主要是外界条件的各种变化对角度观测精度的影响。如大风天气;大气透明度差;空气温度变化大,特别是太阳直接暴晒,可能使脚架产生扭转;地面辐射热会引起空气剧烈波动,使目标影像变的模糊甚至飘移;视线贴近地面或通过建筑物旁、冒烟的烟囱上方、接近水面的空间等还会产生不规则的折光;地面坚实与否影响仪器的稳定程度等。这些影响是极其复杂的,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大多数与时间有关。因此在角度观测时注意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操作要轻稳、尽量缩短一测回的观测时间、仪器不让太阳直接暴晒;尽可能避开不利条件等,以减小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