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监测类别监测内容采样频率结构响应位移主梁竖向位移动位移:不小于20Hz;静位移:1Hz支座位移1Hz梁端纵向位移1Hz梁端横向位移1Hz应变主梁关键截面应变动应变:20Hz;静应变:1Hz支座反力支座反力1Hz振动主梁竖向振动加速度100Hz主梁横向振动加速度100Hz主梁纵向振动加速度100Hz【条文说明】飞机荷载桥梁结构响应监测包括位移监测、应变监测、支座反力监测以及结构整体动力特性监测。位移监测传感器宜将安装、调试后监测仪器的初始值作为测量基准值,监测数据应进行温度修正。应变传感器应根据被测构件的材料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标距和传感器类型,不同传感器类型最高采样频率不同,振弦式应变传感器一般只适合低频采样。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图像位移传感器监测竖向位移反映支座反力,测力支座安装后不应改变桥面标高,不应改变桥梁结构与支座接触方式和接触面积,并应具备可更换性。6.4 结构变化监测6.4.1基础冲刷监测应根据桥址处水流速度、含沙量等水文参数以及设计允许冲刷深度等综合选定监测设备类型,可选用超声波液位计、压力式水深传感器、雷达水位计等,水深测量误差不大于1cm且不超过0.1%水深,横向分辨力不大于10cm,垂直分辨力不大于5cm。【条文说明】目前,我国在役飞机荷载桥梁主要是跨越道路的桥梁,个别桥梁跨越水域。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和澳门国际机场的滑行道桥梁为跨越水域的飞机荷载桥梁,针对桥底涉水的飞机荷载桥梁,需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下部结构冲刷监测。安装。6.4.2 桥墩沉降宜采用连续采集或定期采集方式。连续采集宜采用静力水准仪或GNSS等方式,误差宜不大于±0.5mm,分辨力宜不大于0.1mm;定期采集可采用全站仪或视频图像等方式。6.4.3 裂缝监测宜采用振弦式裂缝传感器、电阻式裂缝传感器、视频图像传感器等,量程应大于裂缝宽度的5倍,误差不大于0.02mm,分辨力不大于0.01mm。6.4.4 混凝土腐蚀监测宜选用电化学方法,传感器宜选用多电极传感器,沿混凝土保护层深度【条文说明】通过监测混凝土保护层氯离子浓度和腐蚀侵蚀深度,判断钢筋腐蚀状态。 6 监测方法表6.3.6结构响应监测设备采样频率表
—12—监测类别监测内容采样频率结构变化基础冲刷基础冲刷深度在线:1/600Hz离线:每年1次~2次桥墩沉降桥墩竖向位移在线:1/600Hz离线:每年1次~2次裂缝结构裂缝宽度触发采集:10Hz离线:每年3次~4次腐蚀墩身、承台氯离子浓度在线:1/600Hz离线:每年1次~2次墩身、承台侵蚀深度民用机场飞机荷载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MH/T5088—2025) 6.4.5 结构变化监测设备采样频率应符合表6.4.5的规定。表6.4.5结构变化监测设备采样频率表
7 监测系统7.1 一般规定7.1.1 监测系统应具备可靠性、先进性及可扩展性,满足系统扩容升级的需要。7.1.2 监测系统应定期维护,确保系统设备和功能工作正常,数据质量可靠。7.1.3 监测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的更换与升级期间,应保障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完整性。7.1.4 监测系统应预留相应传输接口,满足监测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与共享要求。7.2 系统功能及架构7.2.1监测系统应具备持续获取桥梁结构安全性等状态信息数据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等),以及配套的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和相关设施,实现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预警等功能。行业监测平台应具备收集、汇总、处理、分析行业监管必需的信息,为监管提供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持。【条文说明】本规范主要针对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说明。7.2.2监测系统应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及配套设施。系统组成宜符合图7.2.2的规定。图7.2.2监测系统组成图—13— 7 监测系统
图7.2.3系统架构图【条文说明】为解决监测平台重复建设导致的资金浪费、系统孤立及互联互通难题,为桥梁设计、建设、运维提供长期数据支持和指导,各机场桥梁监测系统宜统一使用行业监测平台开展桥梁监测应用。行业监测平台整合行业数据,打破信息壁垒,为各机场端开放访问权限,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交互、集约化、高效化,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协同水平。—14—7.3 技术要求3.1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