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团体标准《智慧工地应用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88.1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7.77千字
文档摘要

团体标准《智慧工地应用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中国信息协会2021年5月17日标准立项通知立项。标准项目计划编号是

P2021-27。

本标准由中国信息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的起草小组组织起草。

(二)标准制订的目的和原则

近年来,随着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和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智

慧工地相关系统及平台在我国迅速发展,大量工程项目开始使用智慧工地进行项目管理。智

慧工地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围绕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工艺管控,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

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系统,从而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

住建部等多个部门对建筑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就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事宜多次发布文

件,鼓励各项目进行信息化、科技化管理,以达到安全、高效等目的。

然而,在智慧工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目前市面的智慧工地

系统产品功能、技术规格、配套硬件设备参差不齐,而建设工程种类和现场基础设施各异,

影响智慧工地系统现场部署以及产品应用效果;另一方面,不同的建筑企业及项目拥有不同

的业务办理流程,现场应用的智慧工地系统难以支撑施工管理业务,导致智慧工地沦为“花

架子”,降低了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不利于智慧工地产品的推广应用。

为完善建筑行业智慧工地的标准体系,适应建筑行业智慧工地应用需求,我国智慧工地

开发单位、应用单位强烈要求尽快制定《智慧工地应用规范》。

《智慧工地应用规范》制定是为了保证智慧工地应用的先进性,保障其使用合理性,为

智慧工地使用方、开发方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达到提高产品应用效果、规范行业、指导

企业的目的。

《智慧工地应用规范》根据智慧工地特点,结合我国目前行业水平,在市场调研和讨论

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规定了智慧工地相关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缩略语、基本要

求、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绿色施工管理、资

料管理等内容。

(三)主要工作过程

为推动我国智慧工地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正确引导智慧工地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和探索,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筑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城建智控科技

有限公司、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向中国信息协会提出了制定起草智慧工地系

1

列团体标准的申请,中国信息协会组织专家经过综合评估,于2021年5月17日正式下达了《智

慧工地总体规范》和《智慧工地应用规范》、2021年6月2日下达了《智慧工地建设规范》3

项团体标准的立项通知。同时相关单位开始了相关的调研、材料收集、标准文本的起草工作。

2021年7月21日中国信息协会在北京召开了智慧工地系列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会

议突出“数字建造,创新未来”的发展主题,围绕拥抱新基建,发展数字化,来自全国57

家单位的80余位代表共同为《智慧工地》系列团体标准的制定建言献策。中国信息协会副秘

书长刘燕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专家郭丽平、国际标准化组织

IEEE中国区高级标准经理赵盟相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信息化部总经理冯海暴、筑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军(总经理助理魏楠代)、杰

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杰、北京城建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

理曲剑四位代表围绕智慧工地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升级,同时结合各自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

展开探讨和交流。会议分析了建筑行业数字化建造的发展,对数字化建造发展及智慧工地总

体标准编制的基础进行了阐述。会后起草组认真梳理了参会代表的相关建议和需求,进一步

完善了标准文本。

2021年8月18日中国信息协会组织召开了智慧工地系列团体标准第一次研讨会,会议共

有21家单位26名代表参加。主编单位与各参编单位对《智慧工地应用标准》编制情况进行了

介绍,并对前期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讨论。会后起草组对标准文本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形成

了工作组讨论稿,于2021年11月23日发送给标准编制组成员单位,进行征求修改建议。截止

2021年11月30日,共收到有效宝贵建议114条。

2021年11月30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北京蓝象标准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