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知定一定准备阶段活动主题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促进社会和谐。活动时间2025年XX月XX日活动地点社区文化中心/学校操场/公园活动对象全体居民/学生及其家庭活动宣传利用社区公告栏、社交媒体、学校通知等多种渠道。注意事项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确保活动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探究新知定一定准备阶段活动内容查找民族分布活动形式:设置民族分布图展区,展示全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具体安排:1、制作大型民族分布图,标注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域。2、组织志愿者进行讲解,介绍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3、开展问答互动,鼓励参与者回答有关民族分布的问题,增加趣味性。体验民族风俗活动形式:民族风俗体验区具体安排:1、邀请各民族代表,现场展示传统服饰、舞蹈、音乐等。2、设立体验摊位,参与者可以尝试穿戴民族服饰、学习民族舞蹈。探究新知定一定准备阶段活动内容宣传民族团结活动形式:宣传展板与互动活动具体安排:1、制作宣传展板,展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成功案例。2、开展“民族团结宣言”签名活动,鼓励参与者表达对民族团结的支持。搜罗民族美食活动形式:民族美食展区具体安排:1、邀请各民族的家庭或餐饮商家,提供代表性美食。2、设置美食摊位,参与者可以品尝不同民族的特色菜肴。了解民族习俗活动形式:习俗分享会具体安排:1、邀请不同民族的代表,分享他们的传统习俗、节日庆典和生活方式。知识拓展认识几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1、蒙古族:那达慕,农历6月4日至6月8日蒙古族的超级运动会,摔跤、赛马、射箭、套马等干起来!2、藏族:转山会。农历4月8日藏民们绕着一座城或一座山转圈,以敬山神。知识拓展认识几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3、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泼水节,公历4月13至15日是大家最熟悉的少数民族节日。源起于小乘佛教文化,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知识拓展认识几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4、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火把节主要在农历6月24日。节日期间每家每户点燃起火把,聚集到一起燃起巨大的篝火,歌舞狂欢。5、景颇族:目瑙纵歌农历1月15日前后,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跳舞,以祭祀最大的天鬼--“木代”。知识拓展观看视频,了解更多知识内容。知识拓展我国有哪些关于民族的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知识拓展我国有哪些关于民族的政策?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快问快答。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在我国除了汉族,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哪个?我国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我国的民族人口布局是什么样的?我国民族地区实行高度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对吗?5655回族壮族大杂居,小聚居不对课堂总结1围绕56个民族提出相关问题民族团结一家亲-准备阶段2进行各民族相关知识的了解3确定民族内容相关研究选题4进行相关知识拓展5完成课堂练习题板书设计民族团结一家亲-准备阶段1.提出问题2.制定方案3.进行相关知识拓展4.完成课堂练习课后作业1、进行一次小组讨论,分享各民族间的交往故事,探讨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课后作业2、制作一幅民族团结的海报,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表达团结的主题。(浙教版)六年级下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07板书设计04知识拓展课后作业08教学目标通过提出问题和拟定方案,深入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特点,深刻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0102在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准备阶段”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策划提出想法,为所学内容负责,培养民族团结的责任担当。03通过参与认识各民族的习俗特点,分布特点等相关活动策划,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并分析解决问题。04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问题解决价值体认通过拟定民族一家亲的方案,积极制定活动的形式和活动成果的展示,将活动实现方式创意物化。新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