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化学基础练习题库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配合物的命名基本上遵循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先命名()
A、阳离子再命名阴离子
B、阴离子,再命名阳离子
C、阴阳离子,再命名阴离子
D、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B
2.某盐水溶液,无色,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氢氧化钙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该盐可能是()
A、氯化钠
B、氯化铵
C、醋酸锌
D、硝酸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盐溶液无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加入氢氧化钙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只有氯化铵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该盐是氯化铵,答案选B。
3.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
A、两者互不相干
B、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
C、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大
D、两者必须吻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化学计量点是指按照化学反应式严格计量的点,而滴定终点是通过指示剂等方法判断滴定结束的点。两者越接近,说明滴定过程越准确,滴定误差就越小。
4.1LpH=6和1LpH=8的盐水溶液混合后其溶液的[H+]等于()
A、10-8
B、10-7.5
C、10-7
D、10-6
正确答案:C
5.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正确()
A、ΔU0,ΔS0
B、ΔU0,ΔS0
C、ΔU=0,ΔS0
D、ΔU=0,ΔS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绝热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Q=0\)),且气体对外不做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DeltaU=Q+W\),所以\(\DeltaU=0\)。绝热自由膨胀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根据熵增加原理,不可逆过程熵是增加的,即\(\DeltaS0\)。
6.测定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用lcm比色皿时吸光度为A,若用2cm比色皿,吸光度为()
A、2A
B、A/2
C、A
D、4A
正确答案:A
7.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A、NH3
B、H2S
C、PH3
D、H2O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首先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N、P同主族,非金属性N>P;O、S同主族,非金属性O>S;N、O同周期,非金属性O>N;S、P同周期,非金属性S>P。所以非金属性顺序为O>N>S>P,那么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H?O>NH?>H?S>PH?,最不稳定的是PH?,答案选C。
8.在抽真空的容器中加热固体NH4Cl(s),有一部分分解成NH3(g)和HCl(g),当体系建立平衡时,其独立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是()
A、c=l,f=1
B、c=2,f=2
C、c=3f=3
D、c=2,f=1
正确答案:A
9.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一样,可以作喷泉实验,这是由于()
A、氨水的密度比水小
B、氨的密度比空气小
C、氨气很容易液化
D、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当氨气与水接触时,氨分子会迅速溶解在水中,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所以氨气可以作喷泉实验是因为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而氨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水的密度比水小、氨气很容易液化这些性质与氨气能做喷泉实验无关。
10.气-液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
A、子交换平衡
B、分配平衡
C、吸附平衡
D、渗透平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气-液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液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差异来实现分离的。在气-液色谱中,固定相是涂渍在载体表面的固定液,流动相是气体。当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各组分在固定液和气体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不同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也就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11.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气体是()
A、Cl2
B、H2S
C、CO
D、CO2
正确答案:A
12.从氨的结构可知,氨不具有的性质是()
A、可发生氧化反应
B、可发生中和反应
C、可发生取代反应
D、可发生加成反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氨分子中氮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铵盐;氨分子中的氢原子可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发生取代反应;氨能被氧气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氨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一般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13.从地下开采出未经炼制的石油叫原油,原油中()含量一般较少,它主要是在二次加工过程中产出的。
A、环烷烃
B、芳香烃
C、不饱和烃
D、烷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原油中不饱和烃含量一般较少,它主要是在二次加工过程中产出的。
14.分子组成和分子量完全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的物质叫()
A、同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