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能力拓展培优提升检测试卷(2)(附答案及答题卡).docx
文件大小:212.59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1.24万字
文档摘要

…………○…………内…………○…………装…………○…………订…………○…………线…………○……○…………内…………○…………装…………○…………订…………○…………线…………○…………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能力拓展培优提升检测试卷(2)(附答案及答题卡)

…………○…………内…………○…………装…………○…………订…………○…………线…………○…………

…………○…………内…………○…………装…………○…………订…………○…………线…………○…………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亲爱的同学: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紧张有序,丰富多采的学校生活已经开始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

1.亲爱的同学: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

关卡一:文韵回廊寻真意

踏入书院的“文韵回廊”,墙壁上浮现出散发微光的甲骨文。小侠士们需将“jìjìng”“fánxīng”等拼音转化为汉字,激活石砖上的通路。前行途中,词语精灵抛出“文件夹”“潜水”等多义词谜题,若答错便会触发迷雾机关。通过层层考验,成功辨认出比喻不当的子、修正标点错误后,方能从青铜兽首口中取得“文韵玉牌”。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任务。(7分)

jìjìng()的夏夜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满天的fánxīng()像一颗颗宝石zhuāngshì()着夜空。月光透过树枝洒落在大地上。当初róunèn()的小苗,如今长成了zītài()优美的大树。清风拂过liǎnjiá(),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1)看拼音写词语,把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内。(3分)

(2)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一幅(fùfú)画卷(juǎnjuàn)拂过(fúfó)弥漫(mǎnmàn)

(3)文段中“透过”的“透”字的意思是()。(3分)

A.极度B.穿通,通过C.显露D.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

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西沙群岛有很多可以潜水的海域。/他总在微信群里潜水。

B.我把下载的电影保存在电脑文件夹里。/她送我一个蓝色文件夹。

C.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他觉得很羞愧,脸上火辣辣的。

D.企业在厂房建设等硬件方面投入很大。/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很好。

3.下列选项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B.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

C.那个小偷像黄鼠狼似的,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D.考场上,老师那双恶狼般的眼睛死地盯着大家。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B.“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C.我听老师说:明天学校组织春游!

D.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5.下列句子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课堂上,小天善于思考,引领我们做好小组分享,是我们组的领头羊。

B.小河是我们班的百灵鸟,常常用清脆悠扬的歌声给大家带来好心情。

C.爸爸说:“年轻人做事不能畏首畏尾,不能像一只总是缩着头的乌龟。”

D.雨来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一抹眼睛和鼻子,望着妈妈笑。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三月桃花水》中,作者把春水叫作桃花水,表达了对它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B.《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他用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写出了猫的可爱与母鸡的慈爱、辛苦。

C.“洁白的流苏,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等词语写出了白桦的动态美。

D.《乡下人家》中,作者通过描绘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等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乡下独特、迷人的风景。

7.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____________,老来方知读书迟。

(2)胤龚勤不倦,____________。——《囊萤夜读》

(3)《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清平乐”是该词的_______。

(4)初夏时分,麦花如雪,梅黄杏肥,这样的美景正是范成大的诗句所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塞下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雪夜中将军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