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652.79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2.2千字
文档摘要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是单位向量,则

C.

D.若非零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共线

2.下列四个函数中以π为最小正周期且为奇函数的是()

A. B.

C. D.

3.化简:(???).

A. B. C. D.

4.已知向量,,则与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A. B.

C.或 D.或

5.如图是函数的部分图象,则(????)

A. B.

C. D.

6.已知,设的夹角为,则在上的投影向量是(????)

A. B. C. D.

7.已知,则(????)

A. B. C. D.

8.在中,已知,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弧度数为(????)

A. B. C. D.120°

二、多选题

9.已知向量,不共线,则下列能作为平面向量的一个基底的有(????)

A. B.

C. D.

10.已知函数,则(????)

A.的最大值是2

B.在上单调递增

C.直线是函数的一条对称轴

D.函数的对称中心坐标为

11.如图所示,D是的边上的中点,则向量(???)

A. B.

C. D.

三、填空题

12.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是.

13.已知单位向量满足,则与的夹角为.

14.已知角为第二象限角,且,则.

四、解答题

15.已知,其中

(1)求;

(2)求.

16.已知平面向量.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3)若与的夹角是钝角,求的取值范围.

17.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求在上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的值.

18.如图,在中,.设.

(1)用表示;

(2)若为内部一点,且.求证:三点共线.

19.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角的大小;

(2)设,.

(i)求的值;

(ii)求的值.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A.向量不能比较大小,故A错误;

B.若、是单位向量,则,故B错误;

C.向量与是相反向量,方向相反,模相等,故C正确;

D.若非零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向量与方向相同或相反,根据向量可以平移,则无法说明四点共线,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详解】对于A,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A不符合题意;

对于B,函数是偶函数,B不符合题意;

对于C,,函数不是奇函数,C不符合题意;

对于D,函数,所以为奇函数,且最小正周期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详解】因为.

故选C

4.【答案】D

【详解】根据题意得,设与共线的单位向量为,利用向量共线和单位向量模为1,列式求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因为,,则,

所以,

设与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则,

解得或

所以与共线的单位向量为或.

故选D.

5.【答案】A

【详解】由图象可得,解得,

所以,得,所以,

由图象可得当时,,

所以,所以,

得,

所以

.

故选A

6.【答案】B

【详解】由,的夹角为,得,

所以在上的投影向量是.

故选B

7.【答案】B

【详解】依题意,,

解得,

.

故选B

8.【答案】B

【详解】由,令,

又,则,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弧度数为.

故选B.

9.【答案】ACD

【详解】对于A,令,即,

所以无解,

故向量与不共线,能作为平面向量的一个基底,A正确;

对于B,因为,即向量与共线,故不能作为平面向量的一个基底;B错误;

对于C,令,即,

所以无解,

故向量与不共线,能作为平面向量的一个基底,C正确;

对于D,令,即,

所以无解,

故向量与不共线,能作为平面向量的一个基底,D正确

故选ACD.

10.【答案】ABD

【详解】A.由可知的最大值是2,A正确.

B.当时,,

由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可得在上单调递增,B正确.

C.当时,,选项C错误.

D.由得,

故函数的对称中心坐标为,D正确.

故选ABD.

11.【答案】ABD

【详解】对A:,A选项正确;

对B:,B选项正确;

对C:,C选项错误;

对D:,D选项正确.

故选ABD

12.【答案】

【详解】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

得到的函数是.

13.【答案】

【详解】因为是单位向量,所以,

所以,因为,所以,即与的夹角为.

14.【答案】

【详解】因为,所以,

因为是第二象限角,

所以,

所以,

所以.

15.【答案】(1)

(2)

【详解】(1)由题意得:

,,

(2),,

.

16.【答案】(1)或3:

(2)1或

(3)

【详解】(1)若,则.

整理得,解得或.

故的值为或3.

(2)若,则有,即,解得或

当时,,则,得;

当时,,则,得.

综上,的值为1或.

(3)因与的夹角是钝角,则,即,得,

又当与共线时,有,得,不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