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 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497.5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1.92千字
文档摘要

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

1.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A. B. C. D.

2.已知两个单位向量,满足,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A. B. C. D.

3.已知,且与共线,则的值为(????)

A. B. C. D.

4.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A. B. C. D.

5.某观赏渔场有三个观赏亭,观赏亭位于观赏亭的东北方向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为,观赏亭位于观赏亭的北偏西方向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则观赏亭与观赏亭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

6.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7.分别以等边三角形每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作一段圆弧,三段圆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称为“勒洛三角形”.在如图所示的勒洛三角形中,已知,为上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8.记的外心为点,,若,则(????)

A. B. C. D.

9.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B.

C.

D.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10.已知,复数满足,则(????)

A. B.

C. D.的最大值为

11.记单位向量的夹角为,若向量,则把有序数对称为向量在“仿射”坐标系(为坐标原点)下的仿射坐标,记,则(????)

A.

B.若,则

C.若,则

D.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12.在等腰三角形中,,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13.已知满足,若,的最小值为,则的面积为.

14.已知,.

(1)求;

(2)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向量分别为,且,求实数的值.

15.如图,一个半径为米的筒车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转圈,筒车轴心距水面的高度为米.设筒车上某个盛水桶到水面的距离为(单位:米)(在水面下则为负数),若以盛水桶刚浮出水面时开始计算时间,则与时间(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式为.

(1)求与时间(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式;

(2)某时刻(单位:分钟)时,盛水桶在过点竖直直线的左侧,到水面的距离为米,再经过分钟后,求盛水桶到水面的距离.

1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中,,线段与交于点.

(1)求;

(2)求;

(3)若为所在平面内一动点,求的最小值.

17.年,高斯建立了复数相关的某些运算,这使得复数某些运算开始代数化;在复平面内,高斯也将复数看作一种向量,并利用两者在复平面内的关系,解释了复数的几何加法与乘法,丰富了复数理论.记表示实数中的最大者.已知,.

(1)若.求;

(2)证明:;

(3)求的最小值.

三、填空题

18.已知是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则实数.

四、解答题

19.在锐角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且的面积为,求的周长.

1.B

求出复数的实部、虚部可得答案.

【详解】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故选:B.

2.B

根据数量积的运算律求出,再由投影向量的定义计算可得.

【详解】由单位向量,满足,

所以,解得,

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选:B.

3.D

4.C

5.C

6.B

7.B

8.D

9.AC

10.ABD

11.BD

12.;

13..

14.(1),

(2)

【详解】解:(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2)由题可知,则,

,因为,所以

解得

15.(1)

(2)

【详解】解:(1)由题意知,,因为,所以;因为半径为2米,筒车的轴心距水面的高度为1米,可得,

当时,,代入得,

因为,所以,所以

(2)由题意得,,得

由题意知,所以

所以

所以

答:再经过分钟后,盛水桶到水面的距离为米

16.(1)-1

(2)

(3)

【详解】解:(1)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

可得,

由可得:

所以,则

(2)由图可得

(3)设,则

所以

当时取“=”号,

所以得最小值为

17.(1)

(2)证明见解析

(3)或

【详解】解:(1)由题解得:,

所以

所以

(2)设,

所以,

因为,

又因为,

所以

当仅当时等号成立,(用柯西不等式也可证明)

所以

用换,同理可得:,

所以

(3)因为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此时或

18.1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故答案为:12.

19.(1);(2)

【详解】由,利用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又因为为锐角,所以.

(2)由,所以,

又,即,

则,即.

又,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