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2024.6).doc
文件大小:32 KB
总页数: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1.36千字
文档摘要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一、判断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T2.T3.F4.F5.F6.T

二、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

D

A

C

B

D

B

C

A

B

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D

A

D

B

D

B

C

D

C

A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9分,32题15分,33题16分,共40分。)

31.(1)①自控力(1分);②纠正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学习和游戏的关系(2分)(回答有理,酌情给分)

(2)①改变认知评价(1分);②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或调控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态。(2分)(回答有理,酌情给分)

(3)①积极报名参加(1分);②我们要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分)(回答有理,酌情给分)

32.(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回答有理,酌情给分)

(2)问题:缺乏良好的集体氛围或存在特权、欺凌、不和谐等现象。(1分)(回答有理即可)

建议:制订一套班级奖惩制度;强化对班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对同学加强教育和引导,让班级充满关怀和友爱;鼓励同学加强合作,学会分工协作,相互帮助。(任写两点得4分)

(3)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集体出力;悉心呵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与同学友好相处;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任写三点6分,回答有理,酌情给分)

33.(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有助于规范公民的网络行为,有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4分。未结合材料扣1分。回答有理,酌情给分。)

(2)未成年人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分。回答有理,酌情给分。)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分。回答有理,酌情给分。)

(3)材料中,家长得知情况后驱车千里维权,体现了家庭保护。县教体局和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和处理,体现了政府保护。(每点2分,共4分,要求结合材料。)

除此还有:学校保护,学校应努力加强自身的管理建设,建立保护机制;社会保护,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网络保护,为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司法保护,国家司法机关积极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的保护,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共4分。答案围绕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展开描写,言之有理,任写其中1方面得2分,未展开说明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