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UMPAGES
成都锦江区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调研试题
成都市锦江区上期初中三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总分值100分,B卷总分值50分,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前须知:
1.答A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写在机读卡与答题卷上。
2.解答AI卷的选择题时,当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AI卷选择题答案不能写在试卷纸上。
3.解答AII卷和B卷的其他类型题时,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后面。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万卡嘴角撇〔pieacute;〕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yē〕了一下。
B.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poacute;u〕黄土,但爱情却能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niǔ〕带。
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外表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ā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jiacute;〕梁。
D.事的名称〔chēng〕,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低;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pō〕起来,并没有高低。
2.下面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B.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临驾于人民之上。
C.晚上,爷爷搬一把竹椅到打谷场上乘凉,京京像个小狗似的倦在他身边。
D.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精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3.以下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读书且平平读,不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的翻译。〞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B.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的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C.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D.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那么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假设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那么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那么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4.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利尽南海利:物资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因此
C.总揽英雄揽:招揽D.将军身率益州之众身:亲自
5.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名微而众寡B.曹操比于袁绍
国险而民附信义著于四海
C.然操遂能克绍D.贤能为之用
然那么北通巫峡恢弘志士之气
6.以下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三分天下〞: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时机,然后进取中原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衬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饱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赅,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第II卷〔其他类型题,共82分〕
考前须知:
1.第II卷共3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地答在答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工程填写清楚。
7.将以下文言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分〕
译文:。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