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知识点总结.pdf
文件大小:309.6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53千字
文档摘要

第3课“开元盛世”

知识点1盛世局面的出现

1.背景:(705年,82岁的武则天身染重病,宰相张柬之等人乘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

位于唐中宗李显,恢复李唐国号,政治中心由洛阳迁回长安。不久,武则天病逝。唐中宗复

位后,政治极度腐败,朝政混乱不堪。在705年至712年的八年时间里,唐朝先后发生多次

政变,政局动荡不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712年)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唐玄宗实行的改革措施

(1)政治上: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既减少了政府的开支,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强调以才能授官,重视地方官员的考核,每年

根据地方官员的考核结果进行赏罚升降,提高了官员素质)

(2)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注重兴修水利,整顿漕运(以水道运输粮食),改革税制;

(3)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图籍。

(即位不久就组织人员搜集天下图书,编写书籍,促进了文化发展)

3.作用:唐玄宗在位前期(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开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

达,国库充盈,人口数量增长明显,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出现

了盛世局面。(开元盛世)

【知识拓展】唐朝对官员的考核

唐朝考核官员的首要标准是“四善”,即德义、清慎、公平和勤政,这是对官员的全面要求。

对不同部门的官员还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如对执法官员的要求是“推鞫(jū审问)得情,处

断平允”,即执法官员被要求有审查、问讯、推断的能力和公平的工作态度。考核官员的权

力在中央,朝廷根据官员在任职期间的考核等级决定升降奖惩,尤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

唐玄宗曾主持对县官的考核,当场就罢免了40多个不合格的县令。皇帝鲜明的态度和举措对

于当时政治清明、地方官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知识拓展】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相似之处

唐太宗和唐玄宗在位前期,在统治措施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在用人上,他们都能做到知人善

任,选贤任能,严格选拔和考核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在吏治上,他们都整顿吏治;在经

济上,他们都重视、鼓励农业生产;在文教领域,他们都提升科举制在官员选拔中的地位,

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

知识点2经济的繁荣

概况: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1.唐前期农业的发展成就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曲辕犁(犁耕工具)、筒车(农业灌溉工具)等重要的生产工具

得以发明和推广,有效提高了粮食亩产量。

③唐朝经济作物尤其是茶叶种植有长足的发展。唐朝茶叶的产量、品种都远超前朝,饮茶

之风盛行。茶叶在唐朝已成为日常消费品。

【知识拓展】曲辕犁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因其辕曲,区别于直辕犁,故而得名。据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

《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

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其中,犁辕、犁评、犁壁等十分重要。曲辕犁耕地时在犁盘两侧

拴两条耕索,以轻便灵活的绳子取代沉重的长辕,耕索再拴上一个曲轭(è)套在牛颈上。这

样,耕地时牛身上的负荷量大为减轻,转弯幅度小,灵活自如。此外,犁上加装犁评,可以

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曲辕犁特别适宜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

水田,它的使用与推广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知识拓展】中国的茶叶种植与茶文化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和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唐朝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经》。

《茶经》系统总结茶的种植、产地、烹饮、品鉴等,集唐中期以前茶文化之大成,是世界上

第一部全面介绍茶的专著。陆羽被尊称为“茶圣”。

2.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1)纺织业:纺织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以丝织工艺水平最为突出,蜀锦以色彩艳丽、纹

饰精妙冠绝全国。

(2)陶瓷业:陶瓷生产技术得以提升,越窑(在今浙江余姚)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在今

河北内丘)的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彩釉陶器)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其它: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也有发展。

【知识拓展】青瓷与白瓷

青瓷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瓷器,因釉呈青绿色而得名。唐朝时,位于今浙江余姚的越窑青瓷

极具代表性。白瓷也是一种传统瓷器品种,首先是在北方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唐朝制瓷

业空前发展,制瓷工艺有了质的飞跃。其中,白瓷已经成为一个独立体系,黄河流域瓷窑多

烧白瓷,以位于今河北内丘的邢窑最为突出。它与越窑青瓷交相辉映,形成唐朝制瓷业“南

青北白”的局面。

【知识拓展】唐三彩

唐朝以黄、绿、蓝、褐、紫等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