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跨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
摘要:通过社会热点新闻或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跨单元知识的整合既可以构建物理知识的链条,更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知道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组合需要的物理原理和规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可以无穷无尽的。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对现今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方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出有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顺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也对中学物理的教学提高,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良好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学习效率,更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项目学习是新型的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借助项目流程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完成项目作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高效有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學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能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热情、自主探究问题完成项目任务的课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关键。通过有效的项目学习可以让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转变成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度教学。
本文以《制作视频:汽车刹车系统的主要原理》为例,探索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的初中物理教学。
一、本项目学习的设计特点
1.初中物理的项目学习的课题选择
项目学习应该以初中学生为中心,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等方面,以培养初中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为目的,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的选择,不应拘泥于课本的框架,只要能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让初中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能自主学习并有所获得。初中学生年纪小,好奇心重,感性高过理性,理解能力弱,而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抽象,所以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有着畏难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怎么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呢?关键是项目任务的确定。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项目任务,也可以利用对学生有着极大吸引力的社会热点新闻或事件作为切入点,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项目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由身边的社会热点引出的项目任务能极大地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学生能充满热情的一路追寻探究,在此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项目选择本市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个热点事件:“芜湖市一辆公交车由于刹车失灵,造成5车连环追尾”
在课时1中,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
2)设计问题1:为什么刹车失灵的公交车能造成那么大的破坏?
设计问题2:为什么刹车系统可以让司机轻轻踩刹车的力阻止正在运行中的汽车?
设计问题3:刹车系统是怎样将司机轻轻踩刹车的了放大的呢?
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引起学生交流与讨论,于是逐步由学生自主经过讨论确定探究的思路:了解汽车刹车系统的主要原理,“怎样将我们踩下刹车的力放大让一辆行驶的汽车停下来?”,接着,布置项目任务《了解和制作视频:汽车刹车系统的主要原理》。
2.项目学习的探究思路
物理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较高要求,以《制作视频:汽车刹车系统的主要原理》为项目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逻辑紧密、环环相扣的驱动性问题链,让学生循着思考:
1)什么东西可以将力放大?
2)汽车刹车系统的结构是什么?
3)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解汽车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
3.教学时空的突破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物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才能学习获得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让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生产、应用于生活生产。本项目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和引导,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线上收集资料制作视频和线下实地拍摄视频以及课堂上的理论探究相融合。
课时1的课前任务1:
第一组学生的活动:有条件的学生到汽车生产厂家或者汽车修理厂,现场观察并感受汽车刹车系统,实地拍摄汽车刹车系统的视频。在后面的课堂上播放这些视频,能让其他同学有着很强的现场感和代入感,使得每一位同学仿佛身临其境,使学生由对新闻事件的兴趣转移到探索物理规律的学习兴趣。
课时1的课前任务2:
第二组学生的活动:信息技术好的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汽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及动画。这一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汽车的刹车系统能产生那么大的阻力,让行驶的汽车停下来?初步了解,汽车的刹车系统主要包含两大原理:液压系统和杠杆原理,从而明确这就是为本单元的项目学习的内容:了解这两大原理。
4.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交通安全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公益视频制